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4月13日到15日在北京首钢展览中心举行。除了我国几大著名的国有军用雷达制造企业都参加了展会以外,还有大量的民营雷达制造企业参展,展出的各种军用、民用、航天以及科研用途的雷达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在这个展会上发现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产品,比如水下雷达。
不久前《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微波成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幽灵雷达”,发射的极低频电磁波可穿过数百米海水探测核潜艇,如果这个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等于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反潜作战模式,企图偷偷摸摸进入台海甚至西太平洋的美军核潜艇再也无处可藏。
笔者看到香港媒体《南华早报》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最近报道,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成功测试了探测潜艇的太赫兹装备,对水下潜艇识别和跟踪能力大大提高,西方潜艇在太赫兹技术面前将“裸奔”。太赫兹雷达根据声纹识别潜艇型号和位置,太赫兹是0.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放在深海海底的雷达,水下1000米,这个雷达可以探测高空中的飞机,也就是说,我国潜艇的反潜技术远远超越美国,加上水下通信技术的领先和导弹鱼雷技术比美国先进,可以判断出,中国潜艇也将超越美国一代。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我的文字世界,小编专注军事领域,每日,我都会在国际上为您搜罗值得观看的国际新闻和前沿的武器装备,以笔为剑,仗剑天涯。介绍了中国研发的舰载超级雷达,探测范围广达3500公里,具备发现隐身战机和精准打击的能力。
反潜机的克星来了,中国造出全球首款深海雷达,未来海战格局将改变。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国内中文学术刊物《声学学报》最新论文显示,中国科学家在一处1000米深的秘密海域,部署了新型声学传感器阵列,成功探测并准确跟踪了一架飞行高度5000米的固定翼飞机。
气象预报、地形测绘、人工智能、生物传感——雷达技术在民生领域大显身手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形似“大平板”的相控阵雷达、藏在白色圆球内的干涉雷达、绳索一样蜿蜒的水下雷达、护航神舟飞船安全“回家”的跟踪测量雷达模型……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记者注意到,为人所熟知的“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