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取意于“出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暑气消退,气温开始下降,雨量逐渐减少,天气逐渐转向干燥。这个节气是如何得名的,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处暑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本报记者 王美华“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暑气还未完全消散,阵阵凉风带来了久违的舒爽。在这难得的惬意中,处暑节气一身清朗,如期而至。今年8月22日为处暑日。此时节,天空湛蓝,云朵飘逸,凉意渐起,蝉鸣渐渐消散,天地之气舒适宜人,飒爽的秋色率先在北方大地铺陈开来。
处暑过后热浪渐渐退去木叶动秋声,清风徐来秋便有了秋的味道处暑很多人不太在意处暑这个节令,有点不解这样一个貌似入围暑夏的时段,怎么混迹在秋天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说得很清楚,“处”就是消隐、结束,处暑者,“出暑”也,暑热正式终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这是唐代白居易的诗;“扇底微风,记与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这是清代金农的题画句。今天是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之意,盛夏收敛,天意转凉,既是夏日的休止,也是秋凉的序曲。
今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如期而至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已经结束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秋高气爽,利于老鹰捕猎,可供鹰捕食的鸟类和动物数量很多,鹰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如同陈列祭祀。
处暑时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江苏卫视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邀您共赏四季变换。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2个季节。处暑,意即“出暑”,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气温已是呈下降趋势。
暑尽凉生秋渐浓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其中,“处”就是消隐、结束。处暑者,“出暑”也,暑热正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