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陕北的红军一下子从原来的3.1万人骤增至8万人,这其中包括:红二方面军1.1万人,红四方面军3.8万人,由于陕北地区本来就是土地贫瘠,物资奇缺,再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所以红军主力8万人很难在此长期坚持下去。
西路军妇女独立团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后,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红四方面军总部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率所属第5军、9军、30军及骑兵师、妇女独立团、回民支队等直属部队共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独立开展创建河西革命根据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大地四处狼烟烽起,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并日渐向华北、淞沪地区逼近,苏联实际控制着外蒙古,并将新疆纳入势力范围,西藏地方在形式上已成割据政权,国民政府哪怕在形式上,也无法维持国家的统一了。
西路军最后虽然失败,但他们对当时红军的整体战略行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容抹杀。红军当时有陕北根据地,为什么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后没有前往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而是来到了甘肃与宁夏的交界地带,并立刻西渡黄河发起西征。
1936年11月,红军为了能够打通远方(苏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部队为主力组成西路军,共计两万人,向西北地区开进。西路军在西进后,与长期盘踞在西北地区的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西路军由于刚刚进入西北,并没有群众基础,而马家军在西北经营多年,树大根深。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在诸多波澜壮阔的篇章中,西路军的西征历程宛如一座悲壮的丰碑,矗立在岁月的深处。西路军西征,是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军事行动,它不仅关乎着中国革命的进程,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一代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畏的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