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完成一项新医疗技术——Montgomery安全T管置入术,治疗气管狭窄,为一位气管上段狭窄的患者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患者小李(化名),因呼吸困难,在外院行气管切开术后,不幸造成了第一气管软骨环的塌陷,导致气管狭窄。
来源:浙江医院70多岁的陈爷爷(化名)这几年的身体可谓是历经坎坷,几年前,发现肺部恶性肿瘤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经过治疗后,情况有所缓解。但是疾病导致左主支气管明显狭窄,最窄处直径仅0.3cm左右,陈爷爷既往有慢阻肺病史且右肺严重病变,左肺代偿性充气以维持呼吸功能。
82岁戴娭毑是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近3个月以来,她出现明显的咳嗽加重、影响睡眠,咳黄脓痰,稍微活动便感到呼吸困难,即使在吸氧情况下,氧饱和度也只有83%(正常值95%以上);在社区医院把抗生素、化痰、平喘的药都上了个遍,效果仍不理想。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段亮教授和气管镜室顾晔教授领衔的医疗团队,近日成功救治了一位因气管插管后发生气管狭窄闭塞的年轻患者。这一病例的救治成功,不仅展现了肺科医院团队的高超技术和紧密协作,也为类似病例的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记者了解,10月龄大的豆豆是个孕30周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因窒息抢救而被发现患有先天性气管狭窄,由于当时当地医院不具备做气管手术的能力,豆豆辗转两家著名三甲医院经内科治疗,期间也接受了内镜下气管扩张术,症状也稍有缓解,可家长还是发现孩子常常在哭闹或活动后,仍有气促和喉鸣。
扬子晚报网2月14日讯(通讯员 徐君美 记者 万凌云) 扬中67岁的王先生,近1周因反复呼吸困难,到扬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王先生既往患有食管恶性肿瘤,CT结果显示主气道狭窄明显,入院后气急逐步加重,并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昏迷,依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