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获悉,目前,陕西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已全面完成,24.93万户84.36万搬迁民众全部实际入住,应腾空收回旧宅基地22.11万户、拆除复垦18.3万户的任务全部完成。
日前,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去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断完善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全省211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社区服务场所全覆盖,易地搬迁安置点规划配建的153所学校全部建设完成。
曲靖融媒讯近日,陕西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干部考察团一行19人到曲靖考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考察团分别到马龙车马碧水库文河移民新村,罗平阿岗水库高桥、阿市里移民新村,麒麟区东山镇普嘎、潇湘街道平坡移民新村实地了解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移民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工作情况。
2月11日,记者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我省用5年时间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84万余名贫困群众搬进新家园,全省2116个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运转正常,开启了安置群众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近日,走在洋县金水新集镇,展现在眼前的是宽阔道路,崭新的校舍,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移民新居…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涉及西安、汉中、安康3市的周至、洋县、佛坪、宁陕4个县,规划搬迁移民10375人,建设农村集中安置移民点16个,集镇迁建移民安置点4个;
2月27日,记者从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为了进一步促进规范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我省在陕南三市选取了11个移民搬迁试点示范县,每年每县提供400万元支持资金,用于这些县区在转移就业、分类培训、精细化管理、旧宅基地腾退、社区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陕西省陕南三市四年多时间移民搬迁32.4万户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经验交流暨推进会上了解到,陕西省陕南移民搬迁工程2011年5月启动以来,陕南三市已搬迁或正在搬迁的群众达到了32.
5月16日,针对新京报报道的陕西神木大柏堡村小墩沟小组因煤矿开采成为采空区,村民住房开裂、地面塌陷、水源短缺一事,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街道办确定对该小组就地实施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目前选址已完成,正在进行移民搬迁建设方案设计。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事关脱贫攻坚工作全局。从秦巴山区到黄土高原,从汉江两岸到黄河之畔,“十三五”以来,三秦大地上一场改变数百万人贫穷命运的大迁徙生动上演。
可对陕南地区来说,10年见证了一段百万人“挪出穷窝”的脱贫故事。之后的又一个5年,陕南地区易地扶贫搬迁19.78万户66.58万人,加上同期避灾生态搬迁10.66万户36.38万人,累计有超过100万人开启了在新址安居乐业的日子,几乎占到同期全国易地搬迁的1/10。
编者按:为全面展示陕西省属企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传递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国资委、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百年巨变看陕西 恰是风华正茂时”——第五届“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暨“聚焦国企高质量发展”采访活动于2021年7月19日正式启动。
来源:环球网 11月4日,“打造‘千万工程’榆林样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采访活动启动。19家主流媒体赴榆林进行实地考察,探访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古塔新村成为“样板村”的生动实践。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古塔新村(11月4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