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姜席镇青沟村,姑娘们正在梳妆打扮,准备迎接“巧娘娘”。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魏朵朵 摄影报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西和“乞巧”承自先秦遗风,历经千年传承演变,至今已形成民俗。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起源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在宋代达到了鼎盛。“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和一年一会承载的深情与相思,使其成为了传递情感,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传说织女是玉帝的女儿,她私自下凡与牛郎相爱并生育了一双儿女。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如何记忆?诗名:望天门山。我国有好多天门山,李白望的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安绮】8月10日,农历的七月初七,迎来我们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缘起天河,情定七夕。七夕最初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后又衍生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是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如何记忆?诗名:乞巧。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一首《乞巧》唐诗简洁道出了七夕节日的儿女情长。作为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凝聚着古人过节时的生活与习俗,也传承着中国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