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讲:“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所谓“阳化气,阴成形”,如果体内阳气不足、阴邪又过重的话,水湿痰浊就不容易被气化。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提醒,当身体有了湿气之后,要及时健脾祛湿,不可放任不管,日常可以用下面的食疗方来调理。
大家好,我是中医张医生,关注养生的大概都知道怎么判断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如果你的舌头胖大,舌边有明显的齿痕,并且总是感觉身体困重、大便黏腻,那可能就是湿气重了,像是这种情况,大部分人都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药来调理,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气虚湿气重,总是不想动,今天刘医生教你一个中成药,补气虚,健脾胃,除湿气,让你不再犯懒犯困。更不要说脾气虚弱,湿气重导致的其他症状了:比如肚子胀,泛酸,打嗝,嘴里总是粘粘的,有时候嗓子里还有痰,脸上,头发出油也很严重,头发一天不洗,就很油了,显得很邋遢,大便也总是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舌头上的齿痕比较明显,舌苔也很厚。
如果你经常有肠胃上的小毛病,便秘腹胀,或者是腹泻拉稀,放屁多,大便不成形,还总是感觉没啥劲儿,体虚乏力,这可能是脾胃虚弱,有湿气了,那对于这类问题,好多人喜欢用归脾丸来调理脾胃,祛除湿气,那如果你也有这类的情况,说明你用错了药。
一到夏天,气血运行加速,这是因为温度上升,气血运行速度加速,此时应该补益更有效果才对,如果出现稍微一补就上火的情况,那就需要注意了,体内多半是有湿气了!就像这种情况:全身无力亏虚,肢体困重,但是只要一用滋补药的时候,就会出现上火、牙龈咽喉肿痛的表现,甚至还会流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