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居民日均劳动时间不足3.5小时!为何遭到大片质疑?我们又是被谁平均了?
报告显示,居民每日劳动就业活动平均时间为3小时28分钟,每日使用互联网平均时间为5小时37分钟。有人上班疯狂摸鱼,出工不出力,蹲厕所一刷视频两个小时,所以导致自己辛辛苦苦工作8个小时及以上,被平均成了不到3.5小时。
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顺利完成!2024年5月11日至31日,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调查对象以15分钟为间隔,记录周一至周五其中一天、周六至周日其中一天,共两天的时间利用情况。此次调查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调查3.
一、劳动法中的工作时长规定1. 法定标准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之余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精力,照顾家庭,享受生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释放职工消费潜力,鼓励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在评论区,不少网友则留言呼吁落实“双休”。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8小时,较3月的48.7小时增加0.1小时。至此,2023年4月刷新该指标自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据5月24日澎湃新闻)据报道,可查的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的年度数据,最早可至2003年。
不定时工作制,顾名思义,是指员工的工作时间没有固定的上下班限制。这种制度主要适用于那些因生产特点、工作需求或职责范围而无法按照标准工作时间来衡量或需要灵活机动的员工。那么,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加班时,是否可以享受普通用人单位的加班工资计算规定呢?他们又能否主张加班费呢?
12月28日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广播中心FM103.3新闻综合广播《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目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广大市民所关心的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一话题进行了权威解答↓↓↓问2025年即将到来,职工法定节假日具体是哪几天?
目前在我国,工作时间制度有三种,分别是:标准工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那么,什么工作可以纳入弹性工作制,工作合同上标明“弹性工作制”是否意味着可以随叫随到,下班后领导再布置工作算不算加班,员工如何保留证据并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