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近代时期哈尔滨城市规划图可知,早在1917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便已将铁路附属用地以内的马家沟河岸两侧全部规划为绿化用地,虽然此计划并未在后期得到实施建设,但同年在今儿童公园处便已经形成了局部的带状绿地。
始建于1958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以“文化”命名的公园。园内拥有始建于1908年圣母安息教堂和始建于1930年的钟楼,这些早于哈尔滨文化公园半个世纪就落成的古典哥特式建筑是由俄国铁路从业人员、教徒及我市市民捐款建造的,造型别致,建筑精美。
哈尔滨儿童公园原来是中东铁路苗圃,建于1925年。称为“铁路花园”。1953年移交南岗区政府,改称“南岗公园”。1956年6月1日,伴随着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和“少年号”儿童列车的正式通车,正式命名为哈尔滨市儿童公园。
哈尔滨为“公园之城”,现把哈尔滨9个市辖区的公园概况表述如下:㈠道里区24个公园,按公园名称首字汉语拼音音序排列。A安阳河园,位于道里区上江街与群力第五大道交汇处。C翠溪公园,位于道里群力新区群力第六大道与第七大道之间,西起丽江路,东至景江西路。占地面积4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