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 病 痫病为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病证,俗称“羊痫风”,又名“癫痫”。典型表现为突然尖叫一声,意识丧失,甚则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强直抽搐,移时可自行苏醒,缓解期平如常人。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要点一 概述 《内经》无呃逆之名,其记载的“哕”即指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说:“胃为气逆,为哕。”该书已认识本病的病机为胃气上逆,还认识到呃逆发病与寒气及胃、肺有关。
喘证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 要点一 概述 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要点一 概述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将“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者,称为“水蛊”。
利水渗湿 五苓散 【组成药物】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 【趣味记忆】玲玲责白桂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痰饮。
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