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养臭水”成为一种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的另类活动,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所谓“养臭水”,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食物残渣、饮料、药物、生物材料甚至是昆虫等,放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进行搅拌或摇晃,而后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发酵。
有人说,如果最近有小孩神秘兮兮地拿着个瓶子左躲右藏,死活不让你抢,听话,你最好真的别抢,因为他们手里拿着的大概率是小孩圈流行的“液体宠物”——臭水。近期,在中小学生间流行的“养臭水”引发热议。究竟什么是养臭水?有何危害?这一行为是否涉嫌违法?一文速览。“养臭水”是什么?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近日,在各地的小学生间,兴起了一项“令人作呕”的爱好活动——养臭水。养臭水是指将剩菜剩饭、昆虫尸体、人体体液等各类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放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些物质开始腐烂,产生臭味,甚至还会爆炸。
◎记者 都 芃近日,一项“令人作呕”的活动——养臭水风靡多地小学校园。养臭水是指将剩菜剩饭、昆虫尸体等放在密封容器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些物质开始腐烂,产生臭味,甚至还会爆炸。为追求“更好”的爆炸效果,孩子们会在网络上分享配方。
“养臭水”近期再次席卷中国校园,许多中小学生热衷钻研各种配方,把包括唾液、牛奶、蟑螂、苍蝇、蚊子、老鼠尾巴、生猪肉、护手霜等各种毫不相干的原料放入饮料瓶,让令人恶心的液体在瓶子里发酵一段时间观察变化,并坐等瓶子炸开臭水喷发,而后在网上分享经验之谈。
中新网杭州6月7日电(张煜欢)近段时间以来,一项另类的爱好在中小学校园内悄然流行——“养臭水”。部分学生将各种过期的、废弃的液体和原材料收集起来,加水混合后放入瓶子里“养着”观察,终极目的就是待瓶身炸开后臭味充斥整个教室。
潮新闻 评论员 张萍图据网络截图。“小孩圈”的流行变化很快。继萝卜刀、盘串、烟卡之后,最近不少中小学生的圈子开始一种养臭水的行为。何谓养臭水?就是将各种原料残渣(比如唾液、方便面、牛奶、胶水、蚊子、苍蝇、面包屑等)收集起来,加水后放入瓶子里“养着”观察。
继爆火的萝卜刀和烟卡之后,近期,一种“养臭水”的迷惑行为开始在中小学生中流行起来。“养臭水”?不少人看到这三个字都是一脸疑惑:什么是“养臭水”?臭水还能“养”?……在成年人还不知其所以然时,这种新型“游戏”却已经悄悄在校园里风靡了。
“养臭水”在中小学生中风靡开来。话题#别养臭水了可能会得肺炎#首先,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都应该明确地营造出“臭水”很脏污、很危险、不应该当成玩具或爱好的氛围,家长或者老师如果发现有孩子在玩“臭水”,也要毫不犹豫地制止,并且严肃认真地告诉他们,这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彻底纠正。
口水、蟑螂、臭豆腐汁、淀粉、腿毛……各种令人作呕的原料混合制成液体,放在教室中发酵,静待瓶身爆炸……这也是养臭水的终极目标。把所有你能想到以及想不到的东西,泡在一个瓶子里任其自然发酵。这种“养臭水”的行为,在学生之间风靡。对于部分学生热衷于“养臭水”,要不要管?
还没从烟卡游戏中抽离,中小学生又流行起一项更另类的爱好——养臭水。密封容器中放入果汁、可乐、牛奶、感冒药、虫子等,任其腐烂发酵。最终往往是瓶身膨胀炸开,臭味弥漫教室。公众担忧这项游戏背后的危险。但如何引导孩子们的好奇心,可能更为重要。“养臭水”确实带来众多危险。比如危及健康。
口水、蟑螂、臭豆腐汁、淀粉、腿毛……各种令人作呕的原料混合制成液体,放在教室中发酵,静待瓶身爆炸,污秽液体直喷天花板,臭气冲天……这也是养臭水的终极目标。小孩哥的爱好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臭水该不该禁也成为讨论话题。今天,有关臭水的话题冲上热搜。
把这些“配方”放进饮料瓶中,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等待瓶身爆炸,就做成了现在中小学生间风靡的“臭水”。记者在网络上看到,全国多地学生跟风“养臭水”,甚至还分享各种“养臭水”配方和制作方法,看炸开后谁的“杀伤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