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蔡老六掂了掂新磨的鱼鳞刀,对围观百姓喊出惊世骇俗的促销口号:“袁蛮子肉,三钱一片治疟疾!”话音未落,三十八个提着竹篮的大妈挤到最前排——这个场景被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写在《鞑靼战纪》里,他惊恐地记录:“中国人把民族英雄做成了培根。”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正气凛然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兵和退伍的士卒,就与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通晓那里要塞的情形,以有处理边防事务的才能自许。天启二年正月在京城朝见,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
更是接连击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率领的满兵,为保卫明朝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攻打当时只有万余守兵的宁远,袁崇焕率军奋勇抵抗,宁远大捷,满兵惨败,努尔哈赤在此战役重伤,久病身亡。
袁崇焕,对于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是耳熟的,但是能不能详细的讲出来,就不好说了,如果没有专门查阅大量的典籍资料,仅靠影视剧中或者网上的只言片语很难说清这个人的。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他的一些决策和行为确实让人很难判断他到底是奸还是忠,但是他的能力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大明王朝传至崇祯皇帝时,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内有各路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大明朝廷军队疲于应付;凌迟处死了袁崇焕,这深深地刺痛了关宁军,他们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算他们在保卫北京城中,接连在对阵清军的战役中获得广渠门、左安门二路大捷,可是仍然被当作细作,被北京城内辱骂,他们只能在壕沟内休息,甚至有北京守卫营的官兵从城楼上丢弃石块砸死了关宁军数人,出城巡逻又对关宁军敲诈,杀死了不少守夜关宁军,这让关宁军心里充满怨气。
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内收复辽东,可是就在袁崇焕镇守辽东的时候,皇太极却冒险绕道长途奔袭直捣北京。作为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围魏救赵,断其后路,杀入皇太极的老巢沈阳,便可轻松灭了皇太极。然而袁崇焕却听了崇祯返回救援北京的圣旨,他当时怎么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