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聚焦糖尿病诊疗前沿进展,深度剖析中国糖尿病流行态势及 ADA 2025 诊疗标准更新要点。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自 1980 年起迅猛攀升,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东部最高达 13.2%,西部最低为 9.
近日,湖南省健康管理协会生活方式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主任廖渝教授在三诺2024糖尿病逆转公益活动中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挣脱糖尿病的牢笼,实现糖尿病逆转,除了常规院内治疗,还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科学的院外管理正是这一关键。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研究成果,首次报道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C)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14日电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广教授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早发2型糖尿病数量的增加,更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关系密切,肥胖人群相对更容易患上糖尿病。2型糖尿病甚至包括1型糖尿病在内,都要尽早降糖。
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细胞》日前发表了来自中国多个研究团队的一项开创性成果——首次利用干细胞再生疗法功能性治愈1型糖尿病。研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胰岛细胞,将其移植给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临床功能性治愈的疗效。那么,功能性治愈是不是真正的治愈?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一直在攀升,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1月15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人民医院宋光耀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我们防控的
在医学领域,糖尿病一直是个备受瞩目的 “难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就像一个潜伏在身体里的 “小怪兽”,以血糖浓度持续升高为特征,主要分为 1 型糖尿病(T1DM)和 2 型糖尿病(T2DM)。
简直是功德无量了,虽然糖尿病现在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是还是跟遗传因素,再有就是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或者是缺乏,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有关,再有就是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高盐高糖高油脂的饮食,体重超重或者肥胖,跟这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糖尿病是一种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虽然现在糖尿病没有办法彻底治愈,但是基本的控制还是应该做到,就是保证饮食睡眠有规律,少吃高盐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尽量每顿饭吃八九分饱就可以,然后就是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家里边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定期测量血糖,身边可以准备血糖仪,如果已经出现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者是糖耐量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前使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这个首选的降糖药就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者是瑞格列奈片,已经确诊有糖尿病的患者,同时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下,建议直接使用胰岛素治疗,如果是重度肥胖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的话,可以考虑进行袖状胃切除手术,或者是做胃旁路手术,再有就是咱们国家相关的医院已经开展胰岛b细胞移植手术,不过这个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现在还不够完善,还在临床试验和研究当中。
文 朱萍 姜伊菲“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城市能够成为行动的最前沿。城市的领导者处于一个最佳的位置,通过推动变革改善居民的健康,触及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群体。我们祝贺‘城市改变糖尿病’升级为‘驱动改变 健康城市’,专注于更广泛的慢性病预防。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龚楚乔)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应对风险”。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能在早期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王先生今年45岁,1个月前因体重下降诊断为2型糖尿病。他来门诊的时候焦虑地问:“医生,我是不是要吃一辈子的药了?”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一定要终身服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还是有逆转的可能性。
据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298亿(女性5940万,男性7040万)。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仅有49.2%。持续的高血糖引起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靶器官损伤的患病率也非常高。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罗韬日前,美国医疗健康公司福泰制药公布了其VX-880 1/2 期临床试验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接受福泰制药单次全剂量VX-880输注后90天内,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均显示出胰岛细胞移植成功和对葡萄糖反应的胰岛素生成。这意味着未来1型糖尿病有望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