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从人们审美观念来讲,只要是写实风格的女人油画,都会受到观赏者的称赞,至少不会被排斥,这很容易理解,写实风格的女人油画是有模有样的,要是女模特的长相貌美、体态丰盈,那么画面中的女人,就与丑陋无关了,甚至因为色彩、光影效果的缘故,反而比现实人物更迷人,别有一番韵味,比如说,当代画家侯志民,笔下的女人油画,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艺术并非都在传递有益的东西给人们,有时候也是负面的,因此艺术家或是画家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尽办法,变换“艺术风格”,寻求令自己以及观赏者都觉得有趣的新颖作品,就油画艺术而言,非理性的、幻梦般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就油画艺术而言,强大有力的戏剧感,对光线的处理细致精妙,这样的作品就称得上是好作品了,光线处理得细致精妙,画面的戏剧感就有了,不过,戏剧感的“强大有力”,并非一定要让光线效果表现得很激烈,光芒四射的那种,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艺术作品面前总是“咬文嚼字”,尤其是对于油画这样的图像艺术,评价一幅油画作品的优劣,用尽了“线条、光影、笔触、空间、虚实”等等一系列专业的艺术词汇,可是到最终却依然躲不开“名人效应”,比如说头衔高的画家,
无论是《格尔尼卡》所营造出的悲凉凄惨,折射战争给人带去的无尽灾难,亦或是《老吉他手》所表现的苦难生活,毕加索高度抽象的画作,从来不乏“看不懂”的声音,以至于我们的理解和看法停留在被“解析”的阶段,从而对此类名画和艺术流派渐渐疏离和束之高阁。
油画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油画最早起源于大约11世纪左右的欧洲。距今 400年前,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油画并没有大肆地流行起来,因为中国主要还是以传统国画为主。
油画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论画面物象的比例是否协调匀称了,任何不协调性,都可用“风格”二字来解释开脱,作为画家只需把自己看到过的、经历过的,以及从未看到过的、从未经历过的东西描绘出来就行了,至于描绘成什么样子,都是“一切存在即合理”,
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是的确有道理,画家说得“没有资格存在”,言外之意是作品不合格,没有欣赏的意义价值,所以对于油画而言,光线效果显得尤其重要,五颜六色的色彩,缺少了光线效果,就好比一个活人的脸上没有血丝、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