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马文俊 通讯员 朱凌燕 张希为在中国光谷,一家新型实验室引人注目——它于2023年3月投入运行。截至今年11月底,不到两年时间内,就有30多家创新企业在它周围聚集,总估值超过百亿元。
正在中国光谷举行的2024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九峰山实验室展出了刚刚下线的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该项成果可实现超低损耗、超高带宽的高端光芯片规模制造,可以制造目前全球综合性能最优的光电集成芯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6日讯(记者李琴 通讯员张希为)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下线,将尽快实现产业商用;破解太赫兹器件频率瓶颈,产品性能达国际前沿水平……一手牵科研,一手连产业,正式运营一年以来,九峰山实验室接连迎来关键技术新突破。
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近日,全球科技领袖中国光谷行海外人才座谈交流会举行。会上,湖北科投与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湖北科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玉梅,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东湖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曹光明等出席签约仪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韩晓玲 通讯员 丘剑山 蒋朝常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科教优势、成本优势、转型优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推动发展目标、发展观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的优化完善和转型升级,以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际
来源:【人民网】湖北武汉,九峰山实验室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博翔正在指导学生和工程师将实验样品放入磁控溅射样品仓内,生长用于红外探测芯片中的氮化钛薄膜。华中科技大学和九峰山实验室,相距20公里,宋博翔说,每天往返在这条路上,就像一场“双向奔赴”。
湖北武汉,九峰山实验室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博翔正在指导学生和工程师将实验样品放入磁控溅射样品仓内,生长用于红外探测芯片中的氮化钛薄膜。华中科技大学和九峰山实验室,相距20公里,宋博翔说,每天往返在这条路上,就像一场“双向奔赴”。
武汉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正加快打造化合物半导体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九峰山实验室吸引了近30家半导体链条企业比邻而居,一批先进半导体“卡脖子”技术的破局者在武汉涌现。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调研未来产业之先进半导体细分领域时发现,全球第一条8英寸薄膜铌酸锂产线就建在武汉。
湖北:创新出动能3月下旬,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外风和日暖、绿草如茵,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屏息凝神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作为湖北省十大实验室之一,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已建成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试平台,是湖北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载体。
大尺寸铌酸锂晶圆成功下线、无人驾驶车完成“长江第一跨”、超细玄武岩纤维国旗现身月球背面、无人机巡飞参与城市治理……“九省通衢”的武汉,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硕果累累。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超大城市,武汉的“科创底色”从何而来?光谷地标马蹄莲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