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可能会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比如,我们经常用棉签、木签、挖耳勺等掏耳朵——挖耳确实能带来一些舒适感,但过度地清洁可能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所谓的“清洁”功效,反而有可能会破坏外耳道内正常菌群屏障,导致一种名叫“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疾病。
年过五旬的周先生,喜欢随手拿起挖耳勺掏耳朵,一天不掏浑身不自在,这习惯持续了将近10年。直到最近,左耳痛、耳流脓让他不得不来医院就诊,才发现耳朵竟然长出了癌。所幸,经过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周先生恢复良好。
在我们体内,一场名为“健康保卫战”的秘密会议正在悄然召开。会议的主角是一位常常被忽视的小角色——耳屎。它站在“耳朵健康联盟”的会议桌中央,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它的演讲:“各位,虽然我经常被嫌弃,但我可不是废物!我有我的使命,也希望大家别再把我随便掏走。没有我,耳朵的世界会天翻地覆!
9月7日,#耳朵越掏会变得越油#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对要不要掏耳朵的热议许多网友表示,不清理耳朵会感到不适每次洗澡尤其是洗头发后都会用棉签掏掏耳朵清理一下耳屎和水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沉迷采耳把采耳当做一种享受据生命时报报道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杨希川表示人脸上的油主要是皮脂
近日,广东东莞,67岁的陈先生平时喜欢掏耳朵,几个月前发现右侧外耳道有一个异物,伴有耳痒和流血的症状。由于没有其他明显不适,陈先生并未在意,直到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时,医生发现他的右侧外耳道长了肿物,经查是罕见的“右外耳道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经过手术治疗,陈先生恢复良好。
耳朵痒痒,自然而然伸出小拇指或者用挖耳勺“掏一掏”,这个看似“享受”的小动作,给耳道造成的伤害可不容小觑。近日,一则《男子10年每天掏耳朵成细胞癌》的新闻冲上热搜。南京江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倪荣生直言,由于频繁掏耳朵导致耳朵发炎甚至长肿瘤的情况临床上时有发生。
生活中因为“耳背”出现的“笑料”不断在大家欢笑之余背后是听力下降者难以言说的苦衷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近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听力受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延长自己听力的“保质期”?
为什么不能频道掏耳朵。保护耳朵健康:1,身体发烧等有炎症的时候需要及时食用消炎药进行治疗。大多数的人群不重视感冒、发烧的症状,也不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或不按时服用消炎药,导致身体抵抗力低,易诱发中耳炎的症状。
我们耳朵里面产生的分泌物俗称耳屎,很多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往往会定期甚至是频繁地掏耳朵。 但是有不少人都说耳屎不用处理,因为耳屎是会自行掉出来的。那么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耳屎要经常掏出来吗?耳屎要不要清理?
大家喜欢掏耳朵吗?掏耳朵虽然爽但老是掏耳朵可能掏出癌!日前东莞一男子因平时太爱掏耳结果掏出了大麻烦——外耳道癌!患者陈先生(化名),67岁,平时喜欢掏耳朵。四个月前,他在掏耳朵时发现右侧外耳道有一个异物,伴有耳痒和流血的症状。
“棉签戳伤了宝宝耳朵之前是流血之后一直‘流水’!”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起令人揪心的病例原来,一名1岁半的幼儿在家中模仿大人掏耳朵时,不慎将棉签戳入耳道深处,随后,其耳道处有血慢慢流出。可过了一会儿,孩子的耳朵不再流血,但却流出了一些清澈的液体……患儿受伤的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