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否曾经历过耳朵不适的时刻?有的可能是短暂的耳鸣,有的则是持续的耳痛与听力下降。然而,在这些耳部问题中,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导致病情延误,影响生活质量。
对我而言,见到成人渗出性中耳炎就想到鼻咽癌. 我有个同学也是医师,提前退休,办了个体检队,到各单位去体检,有段时间耳堵,让队里耳科医师看了,说是渗出性中耳炎,用药,鼓膜穿刺,切开,治了一个多月也没好,拍了颞骨平片及CT,均正常.于是找到了我,我检查了耳,也认为是渗出性中耳炎,但是要排除鼻咽癌,我给他做了鼻内镜,鼻咽部正常,于是作EB病毒检查,结果是1:20阳性,我认定他患了鼻咽癌,作了二次鼻咽部病理活检,都未见癌细胞,由于我的坚持,他去了北大一附院,又作了二次活检,最后一次是找到癌细胞,这期间,他又照了CT和核磁,显示癌己颅内转移,经过放疗,目前尚在人世.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生病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一起听听南京江北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倪荣生的科普。
最近门诊有很多患者来就诊,主要是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当鼻部症状基本消失了以后,感觉耳部出现了耳鸣,耳痛,听力减退,闷堵感。本以为可能过几天自己会好转,却发现耳部症状越来越明显,于是就来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寻求帮助。问:如何确诊分泌性中耳炎?
“孩子好不容易感冒好了,却喊耳朵疼,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患上了急性中耳炎。”最近几天,省城市民常女士因为儿子小帆生病而焦躁不已,本来以为感冒好了以后就能送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急性中耳炎又得继续在家休息了。
其实还有一种中耳炎,叫非化脓性中耳炎,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脓流出来的中耳炎。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出了问题,咽鼓管不通畅以后,就会造成鼓室腔压力下降,形成负压,血管压力发生变化后就会扩张、肿胀,就会有液体从血管里漏出来,叫漏出液,这些漏出液积存在鼓室中,就会导致鼓室积液,积液主要是一些清亮的,半透明的稀薄液体。
医生,我家孩子昨天一直捂着左耳喊痛,一晚都没睡,不知道咋回事?”近日,一位宝妈一大早急匆匆地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耳鼻喉科诊间。接诊的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吴宇华详细询问起病史,在对孩子进行耳道检查中发现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鼓膜充血、水肿,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
冬春交会之际,感冒是常见疾病,然而大部分人认为症状就只是鼻塞、流涕、喉咙痛,殊不知感冒也会让耳朵颇“受伤”!如果在感冒后出现耳朵听不清的现象,那就要当心这一类耳病——分泌性中耳炎。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接诊了不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发生此类中耳炎的患者。
来源:【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吴婷“医生,快看我崽,半夜又被痛醒了,说是耳朵不舒服!”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喉科门急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经过检查得知,不少孩子其实是因为感冒诱发了分泌性中耳炎(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