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由于二战西线盟军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威胁程度上相较于苏联红军要小得多,所以当东线的苏军陆续开发出T34-85、IS-1/2、SU-100、SU-152各类型号的装备来抗衡纳粹德军的重装甲力量时,西线盟军的各类主战坦克仍然在被屠戮。想必看过电影《狂怒》的军迷对这一事实印象深刻。
各位《坦克世界》的玩家们大家好,“虎王”重型坦克堪称二战时最奢侈的量产型陆军武器之一,生产1台“虎王”需要花费45万个工时,而且造价高达35万帝国马克,这个价格等于2台“黑豹”中型坦克或是3架Bf 109战斗机。
2022年1月,就在中国人喜气洋洋地为迎接农历虎年春节做准备的同时,远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人也收获了一份与虎有关的惊喜——经过一段时间的筹款和磋商之后,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决定把他们的虎王坦克V2样车租借给位于斯特兰奈斯的瑞典坦克博物馆展览一年。
约翰·雷金纳德·戈尔曼出生在北爱尔兰一个天主教家庭,其父是英国皇家警察的地区督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英军服役,因表现优异获得过十字勋章。如果一切正常的话,约翰·戈尔曼会在成年后加入警队,慢慢爬到他老爹的位置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爆发了,大英帝国需要年轻人在军队中效力。
12月21日晚,派普开始利用虎王坦克部署防线,211号和213号虎王坦克以及两辆豹式坦克和一辆四号坦克部署在小村的东面,因为这里受到的威胁最大,204号虎王坦克和104号虎王坦克防御小村的北部,而334号虎王坦克则防御在最突出的东部,还有一辆334号断了履带的虎王坦克防守在一条公路上充当固定火力点。
通常在军迷中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西线盟军最令人恐惧的是空中力量,而钢铁洪流则是东线苏军的代表。这样的说法似乎不无道理,毕竟在整个二战中,美英盟军的坦克质量和性能都比德国有一定劣势。例如主力战车谢尔曼坦克,被称为“谢馒头”,是二战美军装甲力量的象征,产量达4.9万辆。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屠幼,啊不是,关爱萌新。1944年,随着盟军登陆诺曼底,作为西方盟军的中坚装甲车辆的谢尔曼在面对德二的“末日科技”的产品比如三号四号,虎式,甚至更加先进的豹式,虎王等越发的力不从心。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狂怒》这部电影了,片中谢尔曼与虎式的对决一直是大家乐道的话题。还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欣赏下面的精彩片段:看到一些朋友说虎式车长有点2什么的,其实不然,这场对决乃是非常非常真实,每一环都无可挑剔:1、虎式首先是典型的打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