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开幕。 王笈 摄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 (王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上海图书馆共同策划主办的“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17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幕,选取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版本,展现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论语》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是对尧舜夏商周春秋六代思想文化、治国平天下政治实践和理论的科学总结,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学著作,历代官员一般都把《论语》当作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借以学习治理国家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对四书五经好像是如雷贯耳,但是大部分人只停留在知其然状态,很可能不太清楚到底为什么这几本书是国学经典。四书五经到底写了啥呢?我们都知道,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从《礼记》中独立出来的)。
这是我看过的论语里,最长知识的版本.你能相信吗?历经十几年,我竟然先后买了四个不同版本的论语!这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跟你说.好歹咱是个读书人,没有一本论语说不过去,于是就有了第一个版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译注》.
继《孔子随喜》之后,文化学者薛仁明再推新作《乐以忘忧:薛仁明读〈论语〉》。“我不觉得他是什么圣人不圣人的,我觉得他是更接近中华文化那个文化基因集大成的人,你可以看到中国人那种文化基因最具体的在一个人身上的呈现”,在薛仁明眼里,读《论语》,谈孔子,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如果能把孔子谈清楚,或许才能够把中国文化谈清楚;
牛皮封面、飘口烫金、书口刷红……2019年3月,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从法国总统马克龙手中接过作为国礼的《论语导读》,细细翻看。这部首次以法语向欧洲系统介绍中国儒家思想的著作,因此再次走到聚光灯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最近在看央视的纪录片,其中第一集专门讲的就是孔子。它的内容与以往我们看过的电视剧不同,它更多的是通过鲜活的人物通过穿越古今的主持,来与古人对话,更具有震撼性与吸引力,也更能够让观众了解孔子的过往,其中就包含了我们熟悉的《论语》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