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以出现心慌、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心脏病,甚至造成猝死。我们传统医学对心律失常也早有记载,归属于“心悸”或“怔忡”等范畴,主要分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心阳不振等造成,治疗心悸的经典古方有酸枣仁汤、炙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等,近代医药研究者根据临床经验,在以上古方的基础上加减,并结合现代技术进行了开发,研制出了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服用方便,临床效果好,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治疗药物。
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胶囊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中成药,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中医辨证:稳心颗粒组方为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根据中医理论,方中党参为君药,补中益气,安神定悸;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胸闷气短,喘不过气,又或者心跳过快、过慢、时快时慢,或者漏跳一拍。事实上,这不是简单的不适,大多数都属于心律失常的前兆或者警报。对此,医生建议常备点参松养心胶囊以防治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普遍?
稳心颗粒属于益气养阴类中成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宁心复脉、定悸安神之功效,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头晕、不寐,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稳心颗粒属于养阴活血类中成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5味中药组成,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适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见上述证候者。
胺碘酮原为抗心绞痛药,具有选择性冠脉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后发现胺碘酮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属III类药物,能延长房室结、心房和心室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并减慢传导,同时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拮抗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药和轻度I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