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发表在天涯论坛的文章,火爆网络,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后,更是迅速火遍各个阶层,而写出这套书的作者当年明月,不仅因此跻身富豪作家排行榜,更是得到了去中央部委宣传部的机会,如今的当年明月,早已是山东省副厅级别干部。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呢?大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开篇就做了解释:再有知识的人,如果不了解本国的历史,那最多也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作一个有知识的中国人。如果你平常时经常关注各个领域的牛人、大咖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也爱读历史。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学霸,看看那些上清华北大的学霸,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都喜欢看历史书。2019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刘雨桐,从小妈妈就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上小学前她就会认字了,小学三年级时,就能自己阅读《三国演义》的文言文版,小学期间就看了3遍。
近日,一个小视频在网上火了,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视频中为一个东北小男孩,平时应该酷爱品读历史,其中读到“火烧圆明园”时,竟然泣不成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孩子边哭边问妈妈:“外国把圆明园烧了,中国还不还手?”妈妈说:“你生气啊?”孩子:“嗯!
用心的父母从小注重对孩子进行历史启蒙,听历史故事,看历史绘本,着力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这种做法大有裨益,不仅有助于孩子从小积累文化常识,未来学好古文,更为小升初,中高考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大语文时代,喜欢读历史的孩子,从小悄悄拉开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
读书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几乎可以决定孩子在日后是“学习好”还是“学习差”。而在喜欢读书的孩子中,“读什么书”则影响着孩子的成就。哈佛大学就曾经做过相应的调研,发现那些学霸们都喜欢看书,并且看的书中“史书”占很大的比例。
作者|东林富表哥家的女儿小悦今年考上了知名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小悦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历史,当初高考时她的目标就非常明确:报考历史专业,争取将来一步一步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高校当老师,从事历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如今,小悦离自己的职业理想又近了一步。
不要想着孩子才三四岁,用不着读历史,当你看到如今中高考语文的阅读和作文材料就会发现,作文和阅读都不再像以前那样谈谈感受、写写鸡汤套话就行了,现在考的全都是孩子的知识面、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从小学习历史恰恰就是培养孩子大局观、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最佳时机。
还记得,今年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堪称“神仙打架”,一度火上热搜。然而青榄君却被在场的一位男士吸引了,他的点评一针见血,一句话语足以温暖人心。他坐在角落里,温柔儒雅,却依旧无法掩盖身上的文人才气,他就是王立群先生。
刚洗完走进房间,以为臭小子在写作业,凑到书桌旁一看,“我滴个乖乖吖,又给整了一副喵高宗皇帝相”怒火一下从胸口窜到嗓子眼,大声训斥道:“作业写完没,五年级了,还不抓紧时间复习语数英,小学又不考历史,画这个起啥作用啊!”
带孩子出去玩时,碰到朋友小琳,我们聊着聊着,就把话题聊到了孩子的学习上,这似乎是很多妈妈聊天的惯性。还没聊几句,小琳就抑制不住兴奋,神采飞扬地对我说:“按照你介绍的方法,我儿子进入三年级后,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但上次考试全班第一名,而且还竞选上了班长。
多年前,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君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少年读史,颐养浩然正气!孩子越早接触历史,会让他们的格局更宏大,目光更深远,所以,我们建议孩子们多读历史。
国学大师吕思勉,8岁读史,15岁能出书。大约100多年前,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希利尔,对于历史,他说:“历史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学习历史,不仅能极大拓宽孩子的眼界,明辨是非 ,更可以让他们从古人身上汲取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明得失,懂忍让,识时务,辨利弊。
从小熟读历史的孩子,眼界和格局会更高。哈佛大学就有项调查显示:那些优秀的学生,大都偏爱历史类书籍。而近几年大语文时代,熟知历史故事,也是拉开孩子总成绩的关键。比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的作文题目就给出了一段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史料,让孩子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