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1日讯 辽宁大连退休美术教师胡巨校自学了粉笔微雕手艺。 从2015年开始,胡巨校六年里雕刻了2500多件兵马俑作品。刚开始练习雕刻时,胡巨校不知折断了多少根粉笔,也损失了不少即将完成的雕刻作品,用了几年时间,他才逐渐掌握了粉笔雕刻的力道和手法。
近日,来自辽宁沈阳的00后小伙蟹叔叔(网名)将《核舟记》中描述的雕塑工艺带进了现实。在他最新发布的视频中,拇指大的松子壳里,竟做出来一艘帆船,更绝的是帆船下的水浪也做了出来。网友们纷纷赞叹:“当代王叔远出现了!”“这也太小太精致了吧。
David Zinn是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艺术家。他整天奔波于安娜堡的大街小巷,借助街头建筑、道路上的缝隙等等,用粉笔创造了许多街头童话。David Zinn最著名的创作当属一个叫做Sluggo的小怪兽。
当游戏中的道具真实地出现在现实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能想象一根粉笔是如何成为一列星穹列车吗?为期两个月的“星穹铁道造物大赛”给出了答案。投稿期间,选手们会自己动手复刻游戏《崩坏:星穹铁道》中各类道具并发布制作过程视频。经过两个月的选拔,共15部视频作品入围展映投票。
【粉笔】 粉笔,在发达的高科技时代已经逐渐消失在课堂的三尺讲台之上了,小朋友拿着粉笔涂鸦的情趣也少了,涂鸦的机会更少了。但是,简单的粉笔却可以绘出有趣的“粉笔艺术”,夸张的手法,人物与场景的糅合,完性大却又不失观赏性。
朱雪“奥运和谐号”红木老爷车满载而归邮票版木版年画木雕是雕塑的一种,这种民间工艺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工种分类中属“精细木工”。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志华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位民间根雕工艺大师,已从事根艺创作30年。从稚嫩学徒到根雕工艺大师,陈志华不断将雕刻技法与艺术造型有机结合,推陈出新,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设计、选料、下刀、打磨等每一个步骤,用小小雕刻刀赋予木头新的文化内涵。
一个蛋壳、一把刻刀、一双巧手,今年25岁的李睿智是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蛋雕技艺传承人,他在蛋壳之上精雕细琢,用蛋壳创造出一方天地。蛋雕艺术是采用各种雕刻方法、技法、形式和模式,在禽蛋蛋壳上镂刻造型、雕刻加工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视觉艺术。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4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刘恋) 看着师父邓道航曾经的工作台和挂在墙上的木雕作品,56岁的非遗传承人张静陷入深深的哀思。4月4日,在邓道航家中,其老伴姚应炎听说张静编撰的《韵味——邓道航木雕艺术鉴赏与研究》已经完稿,格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