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霍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三连涨”通辽日报讯(记者 王虹燃 通讯员 王倩)今年,霍林郭勒市社保中心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升调整工作,认真做好系统参数配置与实际发放人数比对、支付调度,严格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保证待遇享受对象不漏调、不错调,确保按时
近日,托克托县新营子镇碱沟子村为符合条件的参保群众缴纳了集体补助资金,成为呼和浩特市首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村,19名村集体成员成为首批受益者。集体补助是指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后,为参保人员缴费提供的补助。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统一安排部署,继国家规定最低基础养老金提高20元的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规定最低基础养老金自2024年7月1日起再提高7元。此次调整后,鄂尔多斯市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490元基础上提高至每人每月497元。
日前,在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阿布日勒图嘎查,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全体牧民代表一致通过了《乌拉特后旗阿布日勒图嘎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办法》,这标志着巴彦淖尔市首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试点落地,当地符合条件的128名群众也将成为首批受益者。
基本养老保险“千村全覆盖工程”是今年通辽市政府制定的20项民生实事之一,即在通辽市推行1000个嘎查村(社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嘎查村(社区)常住人口参保率达到95%,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转向“人员基本全覆盖”。
全旗城乡居民:根据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鄂人社发〔2020〕112号)精神,现就我旗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流程通知如下:01参保对象和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现役军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内蒙古大力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集体“掏腰包”,让群众得实惠。截至目前,全区23个旗县市区105个村开展了集体补助工作,集体补助人数3139人,补助金额31.46万元。
来源:【草原云】“10月,太仆寺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47万元旗级补助资金已经上划到锡林郭勒盟财政专户,请做好对账。”11月16日,锡林郭勒盟财政局工作人员给该盟社保中心财务部门打来电话,告诉了这一好消息。
二连浩特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在赛乌素为当地居民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政策。 (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提供)“这个政策好,有了集体经济补助,我们以后的养老越来越有保障。”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阿布日勒图嘎查牧民红英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内蒙古通辽市社保中心围绕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协同多方持续推进全市“民生实事”之一——基本养老保险“千村覆盖”工程,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当前,在提前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基础上,通辽市在政策宣传、经办服务方面继续发力,巩固参保扩面工作成果。
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
来源:【草原云】记者1月20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内蒙古将以就业促进行动为牵引,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以上,新挖掘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政策性就业岗位稳定在4万个左右,见习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各行业培训规模达到35万人以上。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19日电 (记者 寇雅楠)11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专场发布会。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下达,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