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峪”本意指有水的山谷,全国各地名为“水峪”的村落很多,仅北京地区就有六座,这六座村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介绍的是位于北京房山区南窖乡的水峪村,它是北京市第一批入选的9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也是房山区首屈一指的民俗文化旅游村,远近闻名的“水峪中幡”就出自此地。
水峪村位于房山区南窖乡,距市区约80公里,毗邻108国道,交通方便,通讯发达,是集自然山水、休闲度假、垂钓采摘于一体的民俗旅游村。水峪村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四周环山,平均海拔500—800米,林木覆盖率73.6%,林果多以柿子、栗子、枣、山楂、核桃为主。
2015年11月26日雪后,与老伴、刘哥带着爱犬‘’ 大牛“开车到北京房山南窖乡水峪村,探访明清建筑的古村落。由于是北京雪后山路不好走,古村落没有其他游客,只有我们三个人尽情的品味、欣赏这静谧的明清建筑的古村落。
北京房山深山区的温度,要比城区里低上一些,越往西南方向行进,树木的枝干便越裸露。11月中旬,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完成了恢复工作,水电以及通信正常使用,这个古村落进入灾后的第一个冬季。村民杨守安开了间饸饹面馆,面条出锅的热气在冷空气中迅速升腾。
新闻热点。2022年,大安山乡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强党建、护生态、优环境、惠民生、保稳定、促振兴工作思路,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乡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走进房山深山中的南窖乡水峪村,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水峪村古宅最具代表性的是杨家大院。杨家大院又名学坊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体建设以北方风格为基准,石砌而成,四进四出;蟠龙门岭,檐下石雕花卉簇拥。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1月20日,首届京津冀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大会在北京房山区举行,现场,北京民俗旅游协会、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同房山区史家营乡、南窖乡、霞云岭乡三个山区乡镇签订了山乡共建协议,两个协会将重点围绕民俗文化内容、民宿资源协调、农旅资源支持等内容,同三个乡镇政府开
村史馆古石碾娘娘庙里的银杏树石板爷爷杨守安东瓮桥北京市房山区水峪村地处北京市境西南的深山腹地,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沿河谷而建,四周环山,为深山区典型的自然村落。水峪村建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访三家店村 曾经的京西重镇三家店村是个古村落,成村的具体年代不清楚,有说是成村于辽代,也有说明代成村,而村名据说是由原村有三家店铺而得名,也有说因最早在这里落户的三户不同姓氏的人家而得名。龙王庙现在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三间,均为硬山式。
暑期来临,作为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广深度合作单位,《中国国家旅游》特开设“乡村是座博物馆”栏目,希望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示线路风采,持续推出线路周边旅游村寨、特色民宿等内容,为游客感受大美乡村好风光,提供便利与帮助。
文旅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一区一城”新房山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如何立足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5月30日,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调研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