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山现场讲话近日,记者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获悉,该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主持申报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正式获批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的结直肠癌预防、诊断、治疗将全面向精准医学模式进发。
来源:【人民健康网】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年来,结直肠癌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很多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病区主任张海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结直肠癌并非不治之症,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也可以治愈。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作为封面文章刊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花芳课题组题为“TRIB3 Reduces CD8+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Induces Immune Evasion by Repressing the STAT1-CXCL10 Axi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阐明结直肠癌免疫逃逸机制并提出干预策略。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55万,且在中国,青年人患病比例较高。资料图 石鹏 摄。25日,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启动了国内首个结直肠癌“防筛诊治护管”全链条的科普中国行。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43.8%在确诊时即合并转移,其中肝转移占比超过半数,而另有8.1%~12.8%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一叶刀,一张台,一群执甲白衣,凭借双手的“艺术体操”,在被誉为“微创中的微创”——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创新术式实施下,为万千结直肠癌患者减少了痛
来源:人民网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四大致命癌症,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多数发现已是中晚期,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吃”的关系十分密切。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中红肉与精加工肉类的增加,是近些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4月15日~21日是全国第26个肿瘤防治宣传周,在此之际,让我们对这一常见恶性肿瘤一探究竟。受访专家结直肠癌在我国呈年轻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