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柏林2月14日专电记者观察:从柏林电影节管窥影视业变革新华网记者班玮大冷天的,每年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为什么还那么聚人气?因为这里不光看电影,还卖片子。吸引万众的是逐“熊”大战,吸引业者的则是这里同时举办的欧洲电影市场。
柏林时间2月16日晚21时,杨明明导演作品《柔情史》在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柔情史》入围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是今年中国大陆唯一入围该单元的华语作品,并在“最佳长片处女作”18部提名中榜上有名,将参与这一电影节奖项的最终角逐。
尽管全球暴发疫情,第70届柏林电影节如期举行,只是避免与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撞车而推迟十来天。原掌门18年的迪·科斯里克卸任,新任主席玛·里森贝克和新任艺术总监卡·沙斯特里安抓住交接机会进行改革,推阵出新,故本届有不少新的亮点。
吴为忠对于外国的四大电影节,国内的舆论关注度并不高,随着冲奥的屡屡受挫,本月底揭晓的美国奥斯卡,对影迷而言,也没有特别多的兴奋点。倒是刚刚揭晓的柏林电影节,由于有一部华语电影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在媒体上看到了有关这部影片以及柏林电影节的许多报道。
第73届柏林电影节于2月16日开幕,本届柏林电影节共有19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其中包括中国导演张律的《白塔之光》和刘健的《艺术学院》,此外在别的单元,还有多部中国电影亮相。本届电影节是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电影人为数最多的一次“集体亮相”。
北京时间3月4日,第7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了线上颁奖,短片竞赛单元、新生代单元公布了获奖名单。两部华语影片有所斩获:韩帅执导,龚蓓苾、黄天、张新园等主演的《汉南夏日》摘得新生代儿童单元最佳影片;张大磊执导,李雪健、孔维一主演的《下午过去了一半》获短片银熊奖(评审团奖)。
北京时间3月1日晚,受疫情影响,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线上举行。这是史上最晚、最短的柏林电影节。主办方将在5天时间内面向评委和全球媒体播放参展电影,并宣布获奖名单。颁奖典礼和面向公众的展映活动则将于6月举行。
一第74届柏林电影节在中国甲辰龙年春节的尾声如期拉开帷幕。这可能是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最“暖和”的一届,其间日均最高气温达到18度以上,对于往届习惯了在阴冷天气下赴约的各国电影人来说,实属意外之喜。相比气温的回暖,这届柏林电影节也许是史上最“穷”的一届。
图说:《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官方图面对中国作品在电影节上的亮眼表现,里森贝克表示:“中国电影业发展势头强劲,和多个国家都有电影合拍项目。其他国家的电影中常有中国演员的加盟,一些中国导演也蜚声国际,将他们的作品带到柏林电影节来。”
首先,由于跟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时间靠的太近,导致后者不得不推后了一段时间;其次,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柏林电影节的人气,虽然据在场的人说,现场几乎没有戴口罩的,但是艺绽君身边已经有准备过几天去柏林的剧组在犹豫了;第三,柏林国际电影节启动前,居然曝出
虽然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导演伊萨基·拉库埃斯塔曾多次入围并两次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贝壳奖,法国的蓬皮杜中心也早在三年前就为他进行了全作回顾展,这仍不是一个令影迷—甚至是欧洲影迷熟悉的名字。
当地时间2月16日晚间,第73届柏林电影节如期开幕。本届的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美国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偕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德国导演瓦莱斯卡·格里策巴赫、伊朗裔法国籍演员格什菲·法拉哈尼、美国选角导演弗兰辛·梅思勒、西班牙导演卡拉·西蒙以及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在内的评审团成员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