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查干湖畔有一片被岁月雕琢的土地,它见证了几代人的汗水与梦想。在这片土地上,矗立着一座座油井,它们曾是国家能源的基石,也是当地经济的命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油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就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弘扬石油精神等各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勉励我们当好标杆旗帜和共和国的“种子队”、勇当能源保供“顶梁柱”。
在石油化工领域,把煤变成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把埋藏在地下还未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原地变成油,这项技术可就非比寻常了。新年伊始,我省的科学家就宣布实现了煤中采油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不仅为我省煤炭低碳绿色开采探索出了新的路径,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找寻出了更多的路径选择。
新华社哈尔滨3月22日电题:这里的石油是从石头缝里“挤”出来的!——采油背后的大庆精神传承新华社记者韩宇、管建涛、杨喆“许多人可能认为,石油藏在地下,就像一条‘油河’,开采石油是把石油从‘油河’中抽上来。其实石油全部藏在岩石的缝隙中,开采需要科技手段支撑。
甩掉新中国“贫油”帽子、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稳产奇迹……26日,我国陆上最大油田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60多年来,大庆油田形成了世界领先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技术,不断进行着端牢能源饭碗的新实践。
他从黄河尾闾的石油小镇走出,扎根盐碱荒滩,从一名采油工人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并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亿万产业工人作了题为《传承工匠精神·技能成就梦想》先进经验介绍……他就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师、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工特级技师唐守忠。
阳光讯(李洁 蔡淼 记者 郑玮)“今年我们累计开展210次的安全经验分享、1350人次的学习培训和42次监督检查,是我们中心站重视安全管理、创新方式方法,构建全员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狠抓安全举措落实的行动。”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王16中心站站长说道。
阳光讯(郑琳 记者 郑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长庆油田采油八厂着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执“数智”之笔,精心擘画转型蓝图,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推进“数智中国石油”建设不懈奋斗。
新华社济南1月27日电 题:小平台也是大舞台——夜宿海上采油平台见闻新华社记者吴书光、王阳深夜的渤海湾,静静地像入了梦。浩瀚的天海之间,星罗棋布的121座采油平台灯火通明,伴随着轰轰机鸣与阵阵涛声,油气正源源不断地通过管线送往岸上。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蒋琼15载风雨兼程,矢志为国献油、勇攀科技高峰,强力支撑油气勘探开发、端牢能源饭碗。15载创新奋进,笃定技术先导、锚定行业领先,有力推动油田开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阳光讯(李莉 龙跃天 记者 郑玮)8月的黄土塬,阳光明媚,草木向荣。位于陕西省定边县的麻黄山北采油作业区的沙19-19井场,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已经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井站146座,累计发电量已突破2000万度。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王永图为史昆在工作中。(照片由受访者提供)“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这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海拔三千多米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极端艰苦环境中,矗立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海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