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地应力作用机理研究。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地应力在不同工况下对突出发生的参与控制机理,本文开展了变应力因素下的诱突实验研究,并基于含瓦斯煤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对受载含瓦斯煤体卸压后的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应力状态的分布及演化行为受到瓦斯流场状态、地应力以及卸压情况等因素的共同控制;
摘要: 文章利用1605年琼山7½级地震区不同区块布设的3个地应力监测台站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地应力动态变化分析并对其记录的应力突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了2016年3月—2018年5月地应力变化与构造活动情况,并探讨了东寨港地貌演化趋势及其沉陷机理。
引用格式: 李彬, 张文, 文冉, 2022. 陕南特长公路隧道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工程地质意义分析 . 地质力学学报, 28 : 191-202.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1053。
此次推送的是丰成君等作者的《南迦巴瓦地区地应力场估算与构造稳定性探讨》。摘要:南迦巴瓦地区是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新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 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发育, 地震活动强烈, 嘉黎断裂带、东久-米林断裂带及墨脱断裂带等活动断裂构造稳定性直接影响该地区工程规划建设。
此次推送的是刘建等作者的《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致密砂岩储层现今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建议》。LIU J, HUI C, FAN J M, et al., 202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day in-situ stress in the Chang 6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Heshui Area, Ordos Basin, China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7 : 31-39.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1.27.01.004。
《地质力学学报》以反映地质力学及相关地球科学领域的新、高、特为底色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的。陈群策 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31日晚到9月1日早晨的12小时内,四川省宜宾市、内蒙古包头市、河北唐山市多地发生地震。专家解释,短时间内多地发生低等级地震的现象较为常见,由于各地位于不同地壳板块,所以此次多地地震的现象并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