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竺慧丽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最终实现艺术核心素养的提升。美术学业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分析、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完善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美术学科课时量虽“少”,但必须发挥其学科育人功能,坚持问题导向、资源互通、自主体验、家校融合四位一体,才能切实做活审美育人的大文章。
中新网兵团新闻4月10日电(袁玉婷)近日,2024年3月2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术教研员刘克振老师,携兵团中小学美术朱高亮名师工作室成员兵团一中美术教师莫薇和第二师华山中学美术教师袁玉婷走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开展非遗文化讲座与示范课。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重视美育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多样化成长的需要。
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受访者供图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记者从重庆高新区获悉,日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部分研究员联合重庆市义务教育“渝小美”团队,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举办学术研讨活动。
美术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现代艺术研究表明,美术用其独特的视觉形式和视觉性思维,为学生心智发展提供了认知、表达、转换、处理、创造的过程和机会,为学生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想象、体验、沟通、启发、调适的空间和平台。
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3、将"文化理解"重点指向为"三大文化"。→1、要重点"对"美感知"。美感知具体指美对感知"是基木素.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2、将"美术表现"扩展为"艺术表现"。
来源:【中国教师报】26.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改革了艺术课程设置,在原先的美术、音乐基础上新增了舞蹈、戏剧、影视,综合性更强。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新三科”开设的价值意义何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改革评价机制,避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