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打卡第1149天:《我是一条鱼》。星期天我和爸爸去钓鱼,一会我掉进了河里。当我想救命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条鱼。我生病了,我身边有许多鱼,它们游来游去很开心,一条大鱼问我:“那个人真傻,坐在那钓鱼我们才上当。难怪半天没钓到鱼钓上黑夜,还没钓上鱼。”我像一条小青蛙就撞了我。
作家艾芜有长篇小说《故乡》,一个以写异乡闻名的作家,晚年花这么多精力写故乡,这是很值得琢磨的。近期,何大草探访了艾芜故乡,有感写下这篇文章,其中认为,“艾芜的成名作、代表作,是《南行记》。这也是没有疑问的。但时间会逐渐显示,他更能传之久远的,则是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幼年时代》《童年的故事》。”
中国主题,国际合作,文笔优美,装帧别致。作为当代新科普写作的范本,《征程》把科学之美,文本之美,书籍之美熔为一炉,并真正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思考的结合,在描述一个动人心魄的古生物学故事的同时,传达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沉思。
海报新闻记者 朱德蒙随着寒假的到来,一份由浙江特级教师张祖庆领衔,全国各地93位一线语文名师共同研发的《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正式发布。这份书目不仅得到了专家组的严格审读,还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在2025年寒假来临之际,一份《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在京发布。这份书目由浙江特级教师张祖庆领衔,汇聚了全国各地93位一线语文名师的智慧结晶。张祖庆老师表示:“为孩子们挑选合适的书籍,必须慎之又慎。
诗集首辑中的小长诗《捕捞,洋流泛着鱼骨的鳞光》、《渔场!渔场!》,不仅仅是细腻再现了渔场作业细节的某些陌生化场景,而且更深切观照着“潮涨潮落/涡旋命运嬗变/流水,鱼,网,船/渔人/谁在主宰,又在悲悯 ”。
作者:李 振迟子建的《东北故事集》让我想起儿时读过的一篇童话。牧羊人把桥下捡到的一根漂亮骨头做成乐器的吹口,不想它径自唱起歌来,歌中讲述的是贪婪又凶残的哥哥窃取了弟弟的功劳并把他推下了桥。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格林童话》里的一篇。
王敏杰 作品展【高清】以下作品图片可点击放大作品1.《东福岛之二》160×190cm 布面油画 2007作品2.《东福岛之三》60×73cm 布面油画 2009作品3.《东福岛之五》50×60cm 布面油画 2009作品4.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公布寒假天数,意味着寒假即将到来。假期里,除了休息、娱乐之外,引导孩子们阅读一些好书,也是家长们关心的事情。近日,一份《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对外发布。
寒假即将到来,什么样的书适合孩子们阅读?如何为孩子们荐书、选书?这些都是老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事。12月23日,小学生整本书公益阅读活动“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发布《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为不同年级的孩子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
中新网青海3月3日电(张添福)3日下午,第一部以湟鱼为题材的纪实文学《湟鱼》出版发行,有评价认为,“这是一本能唤起青海人集体记忆的一本书,更是一本教育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教科书。”本书作者葛文荣,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