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烧饼和煎饼一样,是枣庄百姓的日常主食之一,在饭店、食堂、菜市场均有供应,羊汤馆更是少不了大烧饼,街头巷尾不远就有大烧饼店现做现卖。制作工艺烧饼是用专门的烧饼炉烘烤成的,刚出炉的烧饼是香脆的,放时间长了会变的柔软起来。枣庄大烧饼,制作工艺独特。
北方人对面食的喜爱,从一些食物上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仅面条就有很多个品种,而且地域不同,特色也不一样;馒头呢,就不用说了,花卷、豆包、枣馍等等,南方人见了可能有些都还不认识;另外还有包子、油条、麻花等等很多很多,然而如果提到烧饼的话,不管是哪里的烧饼摊,做的不是油酥烧饼就是芝麻烧
老虎头有60多斤重,用特制的混合铁制成,底面是平的,直径与饼铛相同,上面像一个倒扣着的圆铁锅,隆起,外面糊一层两寸厚的粘性较强的红泥,这红泥用头发、盐、红土混合而成,留个灶膛口,一根木棍当杠杆烤烧饼时来回移动。
师傅先把烧饼一个一个地擀出来,巴掌般大小的椭圆形,两头有点像贡多拉一样地翘起来,然后在表面刷一层油撒上芝麻,做得20来个烧饼后,师傅就把袖子掳起来,光着大半截膀子,在烧饼底部刷上水,用手托着轻轻地“嘿”一声,飞快地伸进炉子里,把烧饼贴在炉膛上,从下到上贴满了就盖好炉盖,10多分钟
一些东西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熟悉的地方,标志性的建筑,可能只有在那些老照片和记忆中才会出现了。电影《老炮儿》里也有这样的一句台词“六爷,没宣武区了,都合西城了”这一句话让多少崇文宣武的老北京人黯然神伤。那身份证上的“110103、110104”仿佛是它们存在的最后印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