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门槛、零利息、免担保”“点击APP即可线上申请贷款”“0元贷款参加入职培训”……近年来,非法“校园贷”套路不断,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学生群体应如何避免落入非法“校园贷”陷阱呢?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市场上又涌现出不少金融诈骗新套路,最典型的有三种:非法校园贷款连环套、“AI换脸”套信息、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工作人员打着“保护资金”“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一场“落入‘校园贷’陷阱,岂止悔恨终身”的专题讲座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龙洞校区)举行,活动旨在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近日,广东高院发布一批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案例为以在校学生为对象实施的“套路贷款”。在张某等11人“校园贷”诈骗、寻衅滋事案中,张某曾经是多个借贷平台的高校业务员,掌握了一批家庭条件优越、有超前消费习惯等特点的在校大学生信息。
新学年开始了,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呢?据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介绍,骗子们的活跃度超乎想象,相关骗局防不胜防。同学们务必加强防范,上好这堂“防骗课”↓01 防冒充校方收费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在学费缴纳之后电话联系学生,谎称学生学费缴纳失败,需要重新缴费。
近年来,校园贷骗局让许多心怀梦想的有志青年陷入无底洞圈套,导致家庭悲剧时有发生。国家安全微电影《看不见的风景》,讲述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校园贷,以高息压力、暴力催债、威胁恐吓等方式,逼迫、威胁贷款学生为其窃取我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雷霆出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故事。
“校园贷”也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近年来,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以刷单贷、传销贷、培训贷、裸条贷、美容贷等万变不离其宗的类型,将罪恶的魔爪伸向校园,很多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断能力,便轻易陷入“校园贷”泥潭。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非法校园贷高发,对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非法校园贷号称“低门槛、高额度、无风险”,但实际背后却是一个个套路,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无法自拔。以下情况都是非法校园贷的陷阱:一、免抵押、低利息办理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