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作为“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它象征着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质,成为了无数名家挥毫泼墨、抒发情怀的对象。云兮今天将带你走进一场视觉盛宴,一同领略174幅历代名家笔下的竹子国画,每一幅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共同见证墨竹艺术的千年传承与发展。
当代中国画坛喜画墨竹者有之,善画墨竹之高手有之,李方玉便是其中之佼佼者。每当新篁解箨、龙孙破土之际,他便徘徊于竹篱瓦舍之间,在微风、明月、清霜、瑞雪之时,谛玩竹之根梢向背、枝叶变化,或低昂俯仰,或卷舒分合,疏密聚散,浓淡干湿,粉本腹稿,唾手可得,兴之所至,长吟低咏,炼句推敲,可谓人生一大快事。
臧叶飞“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竹画在中国绘画中历史悠久。自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开始出现专门画竹的名家。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咏竹、画竹、写竹,赞美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