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网财经5月18日讯 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组织实施10大重点工程。通过实施重大工程包,力争通过3年努力,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
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作为制造业大省,河北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月14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以大模型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牵引,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刘育英)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25年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会议强调,2025年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7月5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将聚焦重点行业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实施先进设备和软件一体化更新提升行动,淘汰一批低效老旧设备,优先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大宗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
作为制造业大省,河北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以大模型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牵引,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从“制造”到“智造”河北十大工程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检查设备工作情况。河北日报记者刘英摄(资料片)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米彦泽)作为制造业大省,河北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成为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关键之举的大背景下,2025年1月2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细则。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广东省经济总量连续35年稳居全国第一。继去年突破13万亿元后,2024年,广东提出了5%的增长目标。今年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过6.52万亿元,经济规模继续居全国第一位。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底气,来自工业的持续繁荣与强劲发展。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日讯 11月3日上午,山东省重点装备制造业项目推进会举行,会议以“主会场+现场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山东重工济南莱芜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试验检测中心(二期),青岛、烟台、潍坊、济宁等地设分会场,各地市主要领导同志、项目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活动。
据人民网近年来,传统产业蝶变升级,钢铁、纺织、机械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崛起;未来产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新捷报频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
陶春燕 聊城报道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先后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部署安排。
来源:河北日报 从1月21日召开的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坚持产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从9个方面发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做精优质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一)地点: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大会主题: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主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支持单位:中国侨联、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企业联合会、
近日,包钢稀土钢冷轧板材厂刚刚完成了对窄搭接焊机后加热装置的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高强钢、硅钢生产焊接瓶颈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为今后品种拓展提供了保障。这样的技术改造案例,在包钢集团每天都在上演。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申佳平)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焊装车间里,600多台型号不同的机器臂挥动着,这里已经实现了焊接工序的100%自动化。一辆车有5000多个焊点,通过AI的视觉引导,实现了焊接精度的精准控制。今年1至8月份,奇瑞集团累计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9%。
编者按12月2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要扎实抓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以经济社会发展新业绩为全国大局作出新贡献。如何抓好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