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砂石,必须经过最严格加工,才能淬炼为一枚芯片。提纯,砂子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里进行眼花缭乱的化学反应;切割,闪现寒光的金刚石锯将单晶硅棒切为0.5毫米的薄片;光刻,光源以每秒数万次的频率在纳米尺度上搭建晶体管组成的宏大“城市”。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30年前,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国科学院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标志着中国成为第77个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成员。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胡启恒和众多科学家们,见证了中国互联网里程碑的一刻。
进入AIGC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需要不断夯实算力底座。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算力也是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分。面对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更高效、更先进的生产发展模式。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新”,更重要的是实现“生产力”的跃升与结构的优化。
在异构原生平台的基础上,AI 算力集群在大模型推理上的时延可以降低 3-74 倍,吞吐率提升 1.4-2.1 倍,能效比提升 1.46 倍,可支持 340B 参数量的稠密大模型,以及 640B 的 MoE 大模型。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计算的脚步”历史展厅,“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的模型赫然在列。没有玻璃的阻挡,人们可以驻足观看它的每一处细节。然而,在“曙光一号”诞生之前,中国进口的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算),只能在“玻璃房”中使用。
5月19日,中国科学院雁栖青年论坛—RISC-V生态专题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共同承办。
4月19日上午,“潮涌网络·向新出发”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高端对话在中国互联网诞生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功举办。4月19日上午,“潮涌网络·向新出发”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高端对话在中国互联网诞生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功举办。
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诞生之初《科学》杂志专门发文评论称其是“发生在硅谷之外的颠覆性进展”作为联手打造“寒武纪”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被评为“这波AI大潮中的开拓者和先驱”然而,在无数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只有亲历者才知道抵达之途有多少黑夜和荆棘:“它最初是一项没经费、没论文、无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少利 通讯员 刘家齐 关升亮)近日,以“算力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分布式系统”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4)暨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DPCS 2024)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