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为了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接中央的指挥,刘伯承和邓小平做出了挺进大别山的伟大计划。这一计划如果成功,便能够粉碎蒋介石的战略企图,将战争阵地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迫使敌人转为防御状态,改变敌我之间的攻防形势。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途中,领袖们不禁感慨万千。抗战胜利初期,国民党政权有着不可忽视的统治基础,再加上国共双方实力悬殊,国民党可谓占尽优势,偏偏会在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变得一败涂地,不由发人深省。
撤离延安:战略转移的开端1947 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解放区战略失败后,转而集结重兵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此时,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首要目标。
1946年,国民党陆军来了一个大整编,在这次整编之后,国民党的五大主力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所谓“主力”,自然是能防能战,而这五支部队正是在抗日期间表现极为出色,是蒋介石的心头肉,武器装备也自然用上了国民党军中最好的,然而就是这五支部队,在仅仅一年时间里便被解放军全部消灭。
电影《红日》:参谋长:在我们的正面,敌人集中了74师83师等20万人,沿临沂一线齐头并进,在我们背后呢,敌人出动了三个军六万人,今天早晨已经占领了莱芜,敌人企图是南北夹击,迫使我们在临沂这一线跟他们决战。
1947年7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总部发言人宣布:“我解放军一部以神兵天降之势,横扫临蒙公路150里,分割蒋一、三两兵团,挺进蒋军侧背,直逼鲁南中心费县城下,自7月1日至7日,经一周激战,将守城蒋军整编五十九师三十八旅全部歼灭,解放费城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孟良崮战役胜
1947年5月13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20余万部队在司令员陈毅、副司令粟裕指挥下,采取两翼钳击、中央突破的战法,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号称“御林军”的张灵甫整编74师一举包围在蒙阴县东南的孟良崮一带。
184师起义后再叛变的教训—— 筹建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 国民党军官不服气—— 中央和罗、谭首长对改造俘虏的指示——形式多样 的学习改造—— 如何对待高级战俘—— “回忆历史,自我清算”——审俘 工作经验—— 改造战俘,瓦解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