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3日晚,在汉城至议政府公路上的汶山里附近的佛弥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149师446团2营和445团1营一鼓作气,经过三小时激战,歼灭了英军第29旅皇家阿尔特斯来复枪第57团第1营一部和英军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直属中队全部,炸毁敌坦克和装甲车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两门,毙伤敌军500余人,俘虏敌少校营长柯尼斯以下官兵227人。
1949年,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在长春解放战役中起义投诚,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这支来自云南的部队,从最初不被看好的“战五渣”,到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以两个步兵营击溃英军一个重型坦克营的战绩,再到在汉江阻击战中以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防线的英勇表现,终于赢得了彭德怀元帅的高度赞誉和“不裁撤番号”的承诺。
1951年2月26日《人民日报》用1/3版面刊登了战地记者李庄、超祺传回的报道《“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文章介绍了我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50军149师所属部队歼灭了英国一个重坦克营,毙伤俘英军三百余人,缴获、击毁坦克三十一辆、装甲车一辆、牵引车及汽车二十四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第50军不仅出场率高,还“多能”,不仅能打运动战、阻击战,还会打两栖作战。在解放朝鲜西海岸海岛的战斗中,志愿军50军面对全新的战场,陌生的战斗形态,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连续拿下几座海岛,甚至与敌人展开了海战。
1979年2月,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奉命南下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50军参战3个师在整个作战过程中被一分为三:148师在东线谅山、禄平方向;149师则归西线13军指挥,而150师则作为预备队,撤军回国时才投入战场。那么,他们在对越作战中的表现如何呢?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李奇微心思缜密,一上来就很快摸清了志愿军的作战规律,当年曾泽生带领的50军负责镇守汉江,恰好就遇上了李奇微这块难啃的骨头。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50军居然没能直接指挥自己所属的任何一个师,却在中方宣布撤军之后,指挥了奉命进入越南境内作战的武汉军区调来的20军58师,顺利攻占了越南的重庆,为东线相关部队打通了回国的道路,掩护友军的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