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阳位置抵达黄经75°,气温明显迎来走高,且降雨量十分充沛,空气湿度比较大,适合农作物的播种。其实,芒种一词的由来,正是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北方小麦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南方早稻的生长关键期,稻芒已开始显露,故而有“芒种”的说法。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今天(6月5日)是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AI眼中的芒种,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芒种芒种,乃农事之盛时,麦浪翻滚,金黄满地。此日,田野间一片繁忙,仿佛是大自然赋予人间的一首悠扬古曲,令人沉醉其中。
分分秒秒,朝朝暮暮。一岁四时,一时三月,一月两节。二十四节气,颗颗为珍珠,串连起日子,灿然有华光。节气,是天文,是气象,是变化,是规律,更是日常与尘世。农事循序,物候更新,文化开花:仪式、饮食、养生、娱乐……朵朵经典,博大精深,可观可赏。
为做好“扫黄打非”宣传工作,给孩子们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房县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特推出“护苗课堂”栏目,让孩子爱上读书。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芒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对于芒种,你了解多少?芒种,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每年的6月5日至7日之间。芒种之名,寓意着“有芒的作物皆已成熟,可以播种”,这表明,芒种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们需要抓紧时机进行收割和播种,以确保秋季的丰收。
海报新闻记者 贾小亿 牟怡晓 徐一丹 日照报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今日,芒种。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在林清玄的笔下,芒种,是一个满载生命韵律的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唯一一个直接“指导”农事活动的节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今日芒种,仲夏之始,忙有所获。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是仲夏开始的标志,也是一个忙碌的节气。北方,忙着收麦子;南方,忙着插稻秧。栽秧割麦两头忙,全国一片农忙景象。长江中下游地区亦进入漫漫梅雨期,故称为“梅雨”。人们亦会忙中作乐,民间有煮青梅、挂艾草、送花神的习俗来安抚夏日身心。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北京时间6月5日12时10分迎来芒种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此时节,北方的土地一片金黄,江南的梅子在迷蒙的烟雨中熟了,有诗云“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遍江东。”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来。
文|卢恩俊“香风十里嘘长夏,万簇红云酿火齐。”炎热的仲夏时节就此拉开芒收忙种的帷幕。“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第三个节气。从字面上看,甲骨文中的“芒”,本义是指刀类器具的“锋芒”。后世形声字的“芒”,流变为草木头上的细刺。
芒种,其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指的是,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
新华社上海6月5日电 题:芒种:风吹麦成浪 静待稻花香新华社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北方麦黄,江南秧绿。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6月5日至7日之间,当太阳位于黄经75度时,芒种如约而至,仲夏至此开启。
2024年6月5日(农历甲辰年四月廿九日)12时09分,迎节气“芒种”。芒种,是夏天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忙,麦上场”。“芒种”的意思是小麦接近成熟,麦粒接近饱满,麦秆上长出了长长的麦芒。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都是夏天美好景象。
作者:李世奇(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开始。农历书曰:“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这一节气与农耕活动的相关度很高,它既代表着收获的开始,也象征着新的播种周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