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绣娘》中杜建萍剧照 曹进堂摄 本报5月19日讯(记者 李吉毅)5月19日,中国戏剧家协会正式通知高平上党梆子剧团,由该剧团创作编排的古装戏《长平绣娘》主演杜建萍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也是我省唯一获得本届梅花奖的演员。
黄河新闻网讯来自晋城市的杜建萍代表认为,骆惠宁同志所作的报告,八大板块,主题鲜明、客观全面,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其中的“五个深刻领会”、“六大实施工程” 全面实际。报告中还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改善民生就业问题上”,也令人无比的激动和感动。
图为《长平绣娘》剧照。 本报通讯员摄 本报讯(记者李志军 通讯员田黎瑕)上党梆子的“第五朵梅花”在五月的羊城华丽绽放。5月19日,中国剧协通知高平上党梆子剧团:他们创作编排的古装戏《长平绣娘》主演杜建萍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晋城梨园历时13年又盛开的一朵奇葩。
上党梆子,对于晋东南地区的人民来说,太过熟悉了,这个地方剧种在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领军人物,他们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比如像:赵清海;郭金顺、段二淼;郝同生、吴婉之、郝聘之;马正瑞、高玉林、原银生、原惠英;张保平、吴国华、张爱珍、郭孝明、张志明、陈素琴、杜建萍等等。
上党梆子传统唱腔各流派最负盛名的演员,近百年来首推赵清海(1881——1939),乳名群孩,陵川县杨寨村人,成名于鸣凤班,攻须生,兼演老旦、大花脸。他做戏注重刻画人物。文武俱全,昆簧尤佳,人称“演什么像什么”;尤其是唱腔声情并茂,珠圆玉润,引人入胜。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2016-01-05 03:48近日,由晋城市教育局主办,晋城市上党梆子张爱珍传习工作室承办,高平市中专戏曲班协办的晋城市“非遗文化上党梆子进校园巡演启动仪式”,在晋城市实验中学举行。首场巡演中,晋城市直各学校校长及400名学生观看了演出。
5月18日晚,第八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梆子大会在山西省高平市拉开帷幕。梆子大会以“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为主题,旨在为全国梆子戏剧种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切磋、学习互促的平台,挖掘推介梆子戏青年领军人才,促进戏曲年轻化传播。
图①: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活动现场。张磊摄图②:两岸青少年互动交流。张慧云摄图③: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玉先展示剪纸。郭国伟摄图④:山西省高平市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张磊摄图⑤:蔡志忠美术馆。
来源:晋城新闻网《大登殿》《忠烈千秋》《大祭桩》本报讯 本周的“周末大剧场”,7月10日至12日(周五、周六、周日)连演三场。届时,将由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为市民观众带来三场上党梆子经典剧目,分别是《大登殿》《忠烈千秋》《大祭桩》。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用好高平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展示“炎帝故里、大美高平”城市形象,《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中国梆子大会》将于5月18日至24日在高平喜镇苏庄举办。该活动是第八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之一。
中国网山西 综合编辑 日前,晋城市委宣传部做出决定,对晋城市2015年度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文化人才进行奖励。本次表彰奖励以工作实绩为主,凭作品说话,注重社会影响,目的是激励先进,激发活力,在全市营造尊重文化创造、尊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晋城市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西日报记者王天晓报道 2月22日晚,以“龙腾盛世梨园情”为主题的高平市2024年元宵戏曲晚会在喜镇苏庄举行。当地干部群众欢聚一堂,一起观看演出,共迎元宵佳节。晚会在气势磅礴的《盛世梨园春》中拉开序幕。
“花繁柳盛又仲夏,正是长平好风华,愿君停步听我唱,梨花深处是我家……”近日,由上党梆子名家杜建萍、良户村到村工作大学生杨锦钊共同创作的戏歌《梨花深处是我家》MV发布。进一步助力“铁炉贡梨”宣传,杜建萍走进陈区镇铁炉村进行调查研究。
来源:人民日报高平市王报村古戏台。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许庄村村景。 以上图片均为高平市委宣传部提供天辽高,地阔平。太行山脉东南角四面围山,怀抱着山西晋城高平市。高平市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4处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