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唉声叹气的,长时间这样并非好事!你像生活中家庭不和谐,夫妻经常吵架,婆媳关系紧张等,或者一些大龄未婚女性,经常要承受来自父母、亲朋、同事的花式逼婚,工作上的压力,事业不顺,遇事想不开,爱钻牛角尖,总是关注生活和工作中消极的一面,不会自己开解自己,这类人几乎都有肝郁气滞的问题。
肝气郁结是中医的一个病机名称,由各种原因造成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瘀滞而形成的一些列病理证候。肝气郁结一般与工作学习压力大、情绪欠佳、熬夜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两肋胀痛、胸闷、咽部异物感、情绪低落、女性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经典描述】 “终日价没心没想,唉声叹气。”——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我们经常会长叹一口气,叹气其实是自身寻求气机舒畅的一种本能反应,偶尔为之并无不妥。但民间有句俗语,叫“一叹穷三年”。
如果气机堵了,人就会觉得腹胀,总有一股气顶在胃里,要是叹口气,把这口气呼出去,感觉就会好一点,可是没一会儿就又堵上,而且这里人还会有情绪差、胸闷腹胀、胸邪胀疼、心烦、失眠等问题,这时候就要及时去疏肝理气了。
身边总有一些人,在无意间时不时发出一声声叹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中医称为“善太息”,多发生于女性。产生原因产生叹息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肝郁气滞,二是中气不足。肝郁气滞源自长期心情不畅,所愿不遂,情绪不能释放化解,导致气机不畅,便通过叹息释放郁闷之气。
最近来看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这类情志病的孩子里,有一些喜欢唉声叹气的,我们中医上称它为“善太息”,表面上看是跟孩子不开心的情绪有关,实际上有可能是一种病症,跟气郁体质有关,很多自闭症孩子就是这种气郁体质。
清明时节后,桃红李白,芳草萋萋,正是踏春的好时候,但有些人却无心享受美景,经常感到闷闷不乐、焦虑不安,无缘无故地叹气,咽喉部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健忘。这便是中医常说的气郁不顺。这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气的供应已经超过我们的消耗需求,总有很多的气无法消耗出去。
家中有的老人也常会说,“叹气是最不好的习惯,经常叹气的人,会赶走自己的好运,招来不顺与倒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黄雪花2021年10月在华西医生微信公号刊文介绍,当我们遭遇压力、悲伤、沮丧、疲倦等等不良情绪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