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帝国梦在群英铸。"公元一八七一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首位皇帝,这一盛举不仅标志着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大业终成,更见证了三位非凡人物并肩书写的传奇篇章。他们,被誉为德意志帝国的开国三元勋,各自以不同的光芒照亮了德意志的崛起之路。
而军事上的头号功臣则非老毛奇元帅莫属,因为军功卓著,老毛奇被誉为“德意志之剑”。毛奇的父亲曾经在腓特烈大帝军中当中尉,爱上一位汉堡银行家的女儿,因为未来的岳父不希望自己的女婿是军队的低级军官,所以于1796年从军中退役,在德意志北部海港城市吕卑克定居下来。
最近看到毛主席读书时的一则轶事: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志存高远,心系天下。常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毛主席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知行合一的笃行者,说到做到。他在一师的同学好友陈赞周,就曾对人评价他说:“润之气质沉雄,确为我校一奇士。
可是,当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完成了“军事革命”这个新的军事强权在欧洲大陆出现之后,它就不再容忍为领土和统治权问题坐而论道了,继之而起的则是以“铁血”手段同那些企图维持德意志分裂状况的强权国家所进行的一系列武力争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战争虽毫无正义性可言并给参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其在军事领域的影响却不容小觑,被视为奠定了现代战争的基础,而这一切要先从一战前德国总参谋部精密筹划的“速决战”方案说起。
《军武次位面》作者:曾航当胜利者想羞辱失败者时,他就会想接见俘虏。1806年,26岁的普鲁士上尉克劳塞维茨作为俘虏,和他的主人奥古斯特王子一起被当作战利品被带到拿破仑面前,他们穿着又脏又破的军服,光着头,全然没有了往日作为军官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