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吴娜 柳爽新年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美青年乒乓球友谊赛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打响,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联合组队,带来精彩对决。在一来一回、你来我往间,两国青年共同合作、携手拼搏的生动场景赢得体育场内阵阵欢呼与掌声。
中新社上海1月3日电 (记者 陈静)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政府与高校对科研的重视”“我们从北京坐高铁来上海,速度非常快!”……中国的科研环境和高铁发展,成为在沪参加活动的美国高校学子热议的话题。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3年会3日正在上海举行。
央广网上海2月14日消息(记者周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海外求学十年,麻省理工毕业,任教哈佛,他却果断放弃年薪百万元的优渥工作回国创业。30岁成为教授,35岁当上副院长。他是2019年度上海科技奖最年轻获奖者王少白。
经历了两年多的在线学习后,去年年底,美国小伙儿顾凯文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告别了时差、录播课,以及漫长、单调的自学过程,顾凯文尽情地享受北京大学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结交新朋友,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北京和中国。
人物名片朱芳芳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美国浙江商会董事温州市海外引才大使“朋友们若有项目想落户温州,欢迎联系我。”12月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美国浙江商会董事朱芳芳发了条朋友圈。这位生于温州、长于温州的80后,如今正带着她的科研项目回归祖国。
“你、最、喜、欢、上、的、课、是?”在宋庆龄学校,北奈尔斯高中女生安吉丽娜一字一顿地问着中国同学。原来,所有北奈尔斯高中同学来沪前都收有一份作业,要努力同中国同学讲中文。为此,安吉丽娜还特地做了一份小抄,“你 zui xi huan 上 的 ke 是 ?
同学们在街头用中文问路。“这里,在哪?”“那边,快跑。”……23日下午两点,如果你恰巧在成都科华北路附近,你会看到一群金发碧眼的美国高中生,在疯狂地奔跑着问路。这17名15—18岁的高中生是美国政府从全美选拔出来的“学霸”,拿着全额奖学金到双流棠中外语学校进行为期6周的中文学习。
近来一位金发碧眼,操着一口流利中国话的美国姑娘,活跃在互联网的各大平台上。她热爱骑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短视频,并发布到抖音和“YouTube”(油管)上,向世界传播最真实最客观的中国,一时之间,吸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