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创新不断提速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迎来新一轮突破性发展。12月25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乔宇,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华东分会场上解读了大模型的“上半时”,预测了大模型的“下半时”。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面向全球招聘大模型人才。实验室现已推出书生大模型体系,涵盖书生·浦语、书生·万象通用基础模型及多个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同时,实验室构建了大模型评测体系(司南OpenCompass),以纯粹技术及中立视角,为业界提供能力指标参考和优化方向指引。
据上证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3月20日发文宣布,近日,该实验室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香港大学推出大规模自动驾驶视频生成模型GenAD,通过预测和模拟真实世界场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 视频生成模型GenAD进一步拓宽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路径。
2021年9月27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香港中文大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研究所。未来,研究所将推进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研究,加深和拓宽双方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工业界的合作,吸引凝聚最具潜力的顶尖研究人才,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通常来看,AI大模型在国内市场燃起的这把火,主要来自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创业公司两股力量,但实际上,还有一股力量来自能够连接产学研三界的研发机构,他们在这场前沿科技全球竞赛中的角色同样重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处于该行列中。
人民网上海1月23日电 (记者董志雯)日前,记者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获悉,实验室正打造科学研究“革命的工具”,1月22日起启动“AI4S攀登者行动计划”,面向全球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团队开放申请。行动计划聚焦发展下一代有领域变革潜力的AI4S技术,并将引入一系列创新的特色组织方式。
本次招聘面向全球招募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欢迎有志于投身人工智能及相关应用的科研人才踊跃加入,特别是具备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控制理论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学等研究背景的人才。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初创公司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首度以新身份公开出席活动。今年5月下旬以来,外界传闻称,周伯文将赴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一职,接替因病去世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
“语料创新技术与应用探索沙龙活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研讨会”“AI赋能下的开发流程蜕变”……走进位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一张被各类主题沙龙、行业交流活动挤得满满当当的“排片表”格外引人关注。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近日,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致谢》在多个社交平台走红。随后,论文作者黄国平博士发文回应了网友关切,并透露其目前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那么,黄博士在腾讯AI Lab可能会从事哪些方面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