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吕栋】 12月5日,台湾《经济日报》和联合新闻网同时发布报道称,11月26日在青岛正式投产的富士康集团首座晶圆级封测厂,引进多达46台上海微电子生产的光刻机,并同时称这意味着大陆生产的光刻机实现从90nm到28nm的跨越。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魔法葡萄2a编辑|魔法葡萄2a中国光刻机技术发展与芯片制造能力:一场科技与梦想的奇妙之旅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可能引发一场行业的地震。
12月6日消息,台湾《经济日报》和联合新闻网近日同时发布报道称,11月26日在青岛正式投产的富士康集团首座晶圆级封测厂,引进多达46台上海微电子生产的28nm光刻机,并同时称这意味着大陆生产的光刻机实现从90nm到28nm的跨越。根据上海微电子官网资料显示,其主要生产 SSX600 和 SSX500 两个系列的光刻机。
然而,随着2024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一份文件,将国产光刻机再次推入了公众视野,特别是其中提到的氟化氩光刻机,其技术指标显示分辨率≤65nm,套刻精度≤8nm,这一消息无疑为国产光刻机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可不是商家单纯在搞神秘操作,而是涉及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关键的“神秘力量”——芯片,说到芯片,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设备,那就是光刻机,别看名字单简单的,光刻机可是制造芯片的核心利器,是整个芯片生产流程的重头戏,正因如此,光刻机的技术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