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落地近一个月。互换便利已开展首笔500亿元操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文件已正式发布实施,部分金融机构已与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落地近一个月。互换便利已开展首笔500亿元操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文件已正式发布实施,部分金融机构已与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11月28日,在中国银行研究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回答第一财经提问时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互换便利两项工具作为支持资本市场的重要创新工具,对于盘活机构资产流动性、增强资金有重要意义。
互换便利(SFISF)、回购增持贷两大金融创新工具落地以来,作为重要参与方的商业银行也在火速行动,在“首单”“首批”的浓厚情结下,积极寻找业务机会。目前,包括工行、农行、中行、邮储银行和浦发银行在内的5家银行已宣布,落地首批互换便利工具债券回购交易。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互换便利操作,首期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该工具通过“以券换券”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也于同一天启动,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在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央行去年创新设立了两项工具,也就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目前,这两项工具实施进展顺利,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预计将为A股市场带来数千亿增量资金,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积极影响。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互换便利操作,首期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中国证券报》25日刊发文章《拓展功能创新工具 筑牢金融稳定防线》。文章称,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必要性、重要性凸显。
来源:证券日报近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工作会议提出,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投资者心态不稳、信心不足。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货币政策灵活精准 创新工具助推资本市场稳步向好202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展现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特点,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增强,给市场注入了坚定的信心与蓬勃的活力,更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中国货币政策支持加力中新社记者 夏宾近月来,中国东莞某家纺织品公司的资金成本明显走降。该公司负责人在10月中旬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公司近期一笔贷款续贷后,利率较去年下降了100个基点,未来可以调用更多资金来扩大生产经营。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中国证券报》5日刊发文章《制度环境持续优化 增量资金入市节奏料加快》。文章称,自11月5日起,第二批中证A500ETF密集开售,有望持续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完善,逐步打通增量资金入市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