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对于绝大多数而言是可望不可即的梦,也是无数人向往的至高荣誉,但是只有极少的部分人能够登入这所名校,当然进入这所名校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人生最好的回报:光鲜的工作、高额的待遇、国外享受人生等,但是清华大学也有一些失意人,虽然他读到了清华,但是没有读到自己的理想专业耿耿于怀,虽然已经工作多年,甚至赚的也是盆满钵满,但是却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选择了重新选择人生。
视频摄制/张恩博纵览新闻记者 朱荣琛“不管怎么样,不能再往回走了。”12月中旬,广州刚刚降温,天气微凉,不时吹过的风也带着阵阵寒意。在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纵览新闻记者见到了唐尚珺。他穿着一件普通的黑色外套,一双运动鞋,一副黑色半框眼镜,清瘦、黝黑,还带着股学生气。
在右上角点下“关注”方便您可以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文丨全球人物志编辑丨全球人物志前言在所有学生的心目中,只要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那就已经很好了,但是有这样一位学子,为了考上清华大学,不惜高考15年。如今执着的精神,让他也荒废了许多时间,那么,如今的他,怎么样了?
明天就高考了,在此先真诚祝福所有的考生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考出你们最理想的成绩。高考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考试,没有之一。也是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很多时候一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国人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 题:五旬学生大学逐梦 三战高考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作者 李雪莹在南宁师范大学的教室里,一位两鬓有白的学生正与年轻的大学生们在一起上课,只见他娴熟地翻开课本后,跟随老师朗读起越南语。他就是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兰雄文。
当你不信命的时候,你就掉进了被命运捉弄的陷阱。你以为你是在和命抗争,殊不知,你不信的时候就已经信命了。正如他,这是第15次高考了,不出意外,这次他还是上不了大学。不同的是,以往是他主动拒绝,这次是大学拒绝了他。
【编者按】最近出版的《学神:走向全球竞争的中国年青精英》一书中,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姜以琳针对北京排名前十的五所高中分别采样,选取28名学生展开七年的跟踪调查,记录他们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初入职场的人生关键阶段。
许恒瑞,当年以526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当时的他只有十一岁。是那届人大新生里面最小的一个,也是人大近几十年来最小的一名学生。在大家看来这无疑是只有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有多少人寒窗苦读十二年的时间还不一定能进入的学府,他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就取得如此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