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月17日电(记者钱铮)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不少患者确诊就已经是晚期。日本一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血液中单分子水平酶活性分析的诊断方法,能尽早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酶活性的异常,有望帮助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胰腺癌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包括: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黄疸、消瘦、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状。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如 CA19-9 等可能升高,但并非特异性指标。影像学检查:B 型超声:可发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
中新网武汉8月7日电 (常宇)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7日消息,该院消化内科程斌教授团队开发了一款针对胰腺肿瘤诊断的多模态AI模型,可基于患者的临床信息与超声内镜图片,对胰腺占位作出诊断。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JAMA Network Open》。
·研究结果显示,纳米传感器识别健康个体的准确率是98%,识别胰腺癌患者的准确率是73%,并始终能够区分癌症患者和其他胰腺疾病患者。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纳米传感器的成本非常低——每次检测大约0.01美元,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农村或资源匮乏的地区使用。
胰腺癌,又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周永健表示,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诊断时已经进入晚期,治疗难度较大,死亡率也很高。
来源:【大河健康报】记者 王嘉译11月16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被称为“癌症之王”。日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因胰腺癌救治无效,不幸离世。在大众感到哀痛与惋惜的同时,不禁思考,胰腺癌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周五上午徐汇院区门诊,几位外院CT发现胰腺占位病人第一次就诊,面对突如其来的结果非常着急,一方面希望知道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最重要的是想尽快确认到底是不是胰腺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发现胰腺占位,如何最终确诊是不是胰腺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胰腺占位穿刺。
今天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因为它“躲”在身体极为隐秘的“腹地”之中,所以许多人在确诊之时就已经是中晚期。那么,为什么胰腺癌是“癌症之王”?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筛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市普仁医院内科消化专业主任医师翟春颖。
不少人都“闻癌色变”,更可怕的是肝癌、肺癌、胰腺癌,因为这些癌症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哪些人群是这3大癌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做哪些筛查?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1. 肝癌为何难以诊断?在中国,肝癌是导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