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方方)近日深夜,常熟市公安局民警在路面巡逻时,看到一可疑男子,骑一辆电瓶车,踏板处放了一个蛇皮袋,里面鼓鼓囊囊不知放了什么。民警拦下该男子询问去向,并且查看蛇皮袋内物品。令在场所有人吃惊的是:蛇皮袋里装了三十多件衣服,有湿有干,有男装也有女装。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25日讯(记者 张玲 林恒鑫 实习生 成凯豪)还记得市民农田以金叶薯、红叶薯、绿叶薯叶勾勒的“凤凰涅槃”美景吗?经过经5个月的培育,这片3300平方米农田的番薯熟了。9月24日,“公园之友”组织市民志愿者采摘市民农田的番薯,收获了满满几大麻袋。
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8月1日下午,罗湖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截获一名香港旅客携带入境的一拖车废旧麻袋,共计百条。现场检疫发现,该批麻袋均有使用过的痕迹,外观陈旧脏污,表面可见明显霉斑和白色粉末状颗粒,散发有陈腐气味。旅客自述麻袋系从香港收集,准备将麻袋携带入境后再次使用。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浩然 记者 徐晓安)玻璃酒瓶、十余公斤重的麻袋、1.115千克的地球仪、3.495千克的电风扇……为发泄情绪或是节省体力,竟有人将这些东西从高楼扔下。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常熟市人民法院就集中宣判了一批高空抛物相关案件,对四名高空抛物者进行了教育和判罚。
米铺门前,卷着裤腿的健硕男子正坐在二楼的栏杆上,指挥着底下帮众替掌柜们将一袋一袋大米送去各自店面,只见他们各个动作迅捷,井然有序,显然都是此中老手。脚夫是个考验身体力气的行当,吃的是青春饭,一般人干不长久,也只有像他们这些有过功夫底子的,才能勉强在这站稳脚跟。
文|麦群忠20世纪30年代初, 曾有一大批清代历史档案流散于社会。据说有8000麻袋之多, 故又称“八千麻袋档案”。此事曾引起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极大的兴趣和重视, 认为这是空前的大发现, 风声所及, 遍于全国,沸沸扬扬。到底是些什么宝贵史料? 为何流散于社会?被谁人所得?
商水县周楼村村民正在缝补旧麻袋。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通讯员 刘飞一条旧麻袋能有什么价值?“一条旧麻袋4.7元回收,经过修补翻新后,能够卖到7元左右,变废为宝,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商水县练集镇周楼村支部书记李重生告诉记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当前开放近470万件档案,推出4个展览,其中首次向社会开放了馆藏清代邮传部等33个全宗档案,这是其开放档案全宗范围最大的一次,同时向社会开放的还有军机处满文专档——熬茶档全文检索数据库,要知道,在此之前普通人很难见到馆藏明清档案的真实面貌。
麦收在即,农场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连把其他工作都停下来,集中力量准备麦收,一切为麦收让路.农场的一年之计全在于麦收,这时一切服从于麦收是对的.但从我们连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在大面积收割尚未开始,场院上还不用太多的人力,把人都拉到场院去也是浪费.而连队搬家带来的分外繁重的基建任务又始终压在我们身上.我提议先派一部分人进场院,集中剩余人力突击把新点食堂基本完工,再抽几个人坚持手工脱砖坯,这几个人都是脱坯最快最好的,给他们定任务,每天的工作时间由他们自己安排.这样一个麦收下来,就能脱出相当数量的砖坯.秋后的砖房就有一定的保障了.连长和其他连干部也认为有道理,采纳了这个办法.没想到,刚干了两天,这个如意算盘就完全落空了.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一瓶饮料的价值或许微不足道,但在河南郑州,一位农民工父亲却用这一瓶瓶饮料,诠释了沉甸甸的父爱。据1月25日都市报道,临近春节,候车大厅内人潮涌动,每个人都带着对家的思念。在这人群中,记者注意到了一位农民工大哥,他身边的一个红色麻袋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