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没有火柴生不成火的时候吗?你到隔壁人家“包”过火吗?这是不能也带进棺材的话!我得告诉你!亲爱的网友们,中国的确穷到过有些人家连2分钱一匣的火柴也买不起的地步!50年代还有人“打火镰”,通过铁片撞击产生火星子取火。60年代也还有人到邻居家“包火”。
潮新闻客户端 沈若尘一偶然的奇想,让我突发冲动:上街去买一盒火柴。当来到街市口的时候,我竟然一懵。进什么商店去才能买到这不起眼的小东西?以前,火柴这种小物件,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是随便哪一个杂货店都有的。街头转角处的大小烟杂店,各种香烟、火柴,针头、线脑、煤头纸,应有尽有。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个寒冷的除夕夜,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大街小巷。卖火柴的小姑娘赤着脚走在阴冷的街道上,她那单薄的衣衫根本无法抵御这刺骨的寒冷。她冻得瑟瑟发抖,嘴唇早已冻得青紫,双脚也被冻得麻木。小姑娘的手中紧紧攥着一把火柴,这是她今天还没卖出去的,她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
当火柴头和红磷相擦后,那一团小小的光亮,瞬间照亮了周边。此后的111年间,这家厂经历过更名、改制,厂址搬迁,工厂变工业博览馆等变化,在今年4月16日,“火柴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正式被确定为第七批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