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杜雨桐 记者 张晓培)近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出生时仅有1斤多重巴掌大的超早产儿,在全科室医护人员百余天的救治和呵护下,终于出院回家。孩子妈妈第一次抱起宝贝,喜极而泣,温暖的一幕让人动容。通常情况下,宝宝都是长到40周左右才和家人见面。
6月27日15时15分,一个胎龄26+1周,出生体重仅仅530克的新生儿“亮仔”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诞生,亮仔妈妈胎膜早破9天,分娩时未见羊水,亮仔娩出后无呼吸、无反应,心率仅有50次/分,刚刚诞生的亮仔是一个“极度不成熟儿、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儿”。
中原网讯近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全力救治一位26周、1斤7两的超早产儿,经新生儿科专业管理小组细心协力合作,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目前这个着急的“小生命”已撤呼吸机,停肠外营养,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体重稳步增长。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江桥英 宋黎胜 记者 吴朝香 “哇!体重足足长了2斤半!快4斤啦!”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产科医生护士得知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回想起当时救治时一幕幕,感慨不已。怀胎22周时,出现意外通往准妈妈的路上,不少夫妻步履艰难。
两天前,29岁的早产母亲赵美妮全身仅剩下123元,她做了“卖肾救子”的打算——不想让“差点被埋掉”的孩子再次面临无钱救治的危险。14小时后,腾讯公益乐捐平台专设的“1斤半早产儿求生”项目筹款账号上的数字开始跳动,最高峰时每分钟上涨接近1万元。
图为:赵美妮抱着儿子盯着看 图片由大楚网马路遥摄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周鹏 特约记者李发扬 实习生李征之 通讯员汪姣慧昨日上午11时,在媒体和网友的共同见证下,咸宁产妇赵美妮迫不及待地从医生手中接过儿子壮壮。
宝宝何时出生,讲究的是一个“瓜熟蒂落”,而父母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肚子里发育成功后再出生。小丹丹在出生的时候,仅仅有450克,整个身体小小的,甚至还没有成人的一只手掌大,皮肤更是看上去“吹弹可破”,呼吸微弱,全身的器官都没有发育成熟,就这样,小丹丹出生后在保温箱里继续发育。
日前,备受关注的“巴掌宝宝”在家人和医护人员陪伴下,从家乡乘坐救护车一路赶赴了北京,经过北京交警的帮助,“巴掌宝宝”提前一个小时达到北京的儿童医院。之后,医生对“巴掌宝宝”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并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视网膜 手术 和腹部闭瘘手术。
我是妊娠高血压患者,本来打算保着宝宝到30多周的,可是经过省中医的各项评审指标,只能无奈于28+5结束妊娠,宝宝是活的,实在不忍心,不舍得放弃,相信有希望,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医生说费用大概是二十万,我们已经凑齐了